遼博中國古代佛教造像展中篇
李將仕分享
佛教在中國有二千余年的悠久歷史,最早經西域傳入,後逐漸發展與興盛。佛像在佛教信徒傳經弘法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廣義上的佛像包括佛、菩薩、羅漢、明王、諸天等一切佛教造像。早期佛教藝術品僅以寶塔、蓮花、菩提樹、法輪、足跡等表示佛陀的存在和活動。公元一世紀,佛像藝術產生於古印度,十六國時期,中國內地出現了真正具有禮佛目的、獨立供養的佛像。遼寧省博物館收藏的佛像主要是石刻造像和鎏金銅像,石造像以北朝和隋唐為主,金銅造像從十六國直至清朝。這些造像總體上可分為漢、藏兩種風格,是中國文化寶庫中偉大的藝術瑰寶,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
漢傳佛教造像藝術
漢傳佛教指流行於中國內地,以漢語為傳播載體的佛教流派。在兩千余年的開發中,佛像藝術在中國漢文化影響下不斷發生變化,南北朝清秀飄逸、隋唐典雅端莊、宋代寫實自然、明清淺顯世俗,形成了具有中國漢文化特色的新的藝術形式。漢傳佛像藝術是中國佛教中文化的最生動體現,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璀璨奪目的明珠。
藏傳佛教造像藝術
藏傳佛教造像是流行於中國蒙藏地區的佛像藝術形式,題材廣泛,風格獨特,與漢傳佛像有明顯區別,體現了蒙藏民族特有的宗教追求和審美情趣。由於政治及地理等因素,早期藏傳佛像藝術表現出明顯的外來藝術特點。從元朝開始,西藏歸入內地中央政府,藏傳佛像開始向中原形式轉化,元明清宮廷造像為這一時期經典之作,為藏式風格向中原藝術轉化起到了重要的橋梁作用。藏傳佛像藝術的演變之路從一個方面反映了西藏與中原地區密切的政治、文化淵源關系。
明 悉達多太子苦行像
銅鎏金 高33厘米
據佛經記載,悉達多太子出家後,其父凈飯王派五人伴隨他。悉達多帶領五個隨從來到尼連禪河邊的苦行林中,為尋求真正的人生解脫之道,進行極端刻苦的修行,堅持不懈達六年之久,身體極度消瘦,但仍沒有找到真正解脫的方法。此像表現的就是釋加牟尼成佛前六年苦行,在雪山修行時骨瘦如柴的形貌。這是佛教造像藝術的重要表現題材之一。
明 木雕羅漢像
明代 羅漢木雕
高139厘米
此尊呈比丘相,圓睜雙目,面相威嚴,棱角分明。內穿交領僧衣,外穿通肩式袈裟,以絲帶束於腰間。衣紋厚重流暢,裙下擺自然搭於台座上。左手結法印,右手置腿上抓大衣一角,極其出色地突出了布料的質感。結跏趺坐姿。台座為巖石狀高台座。羅漢是佛教造像的主要題材之一,形象仿照現實生活中的僧人特點,以印度僧人形象為多。光頭,無肉髻,身披袈裟或大領僧衣。相貌不一,手法或誇張或寫實,神韻生動。
明 阿氏多尊者銅像
明代 菩薩坐像
合金銅
明萬歷7年觀音菩薩尊像
銅鎏金
明 觀音菩薩坐像
銅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