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書法用筆之「正筆」與「側筆」淺談

2024-03-07國風

書法執筆無定法,從漢代、東晉、南北朝、唐、五代、宋的造像和繪畫中都可以發現多種執筆方法。古人執筆分多種,坐著寫字用五指執筆法,站著面壁而書用三指執筆法,還有握管法。

沈尹默撰【執筆五字法】,分清了五字執筆法與四字拔鐙法的混淆。他在主持上海新書法篆刻研究會後,致力書法教育,進一步推動唐代陸希聲闡明的「擫、押、鉤、格、抵」五字法執筆法和帖學復興,社會影響極大。如今,三指執筆法和握管法已很少使用。應該說,執筆法和書寫字的大小和姿勢有關。在筆畫變粗和使轉變大的情況下,顯然需要腕、肘、肩、腰、腿、足並用。單純的五字執筆並不能適應寫大字的要求,所以,抓筆和拳握筆管都是可以的。執筆的核心問題在於把筆方便,用筆靈活。

蘇軾行書

蘇軾說,「把筆無定法,但求虛而空」。意思是執筆並沒有固定的方法,只需要「腕虛掌空」。因此,在需要寫出寬厚或者變化多端的線條時,不僅把筆會十分靈活,也就會將筆桿側倒使用。無論筆桿向線條的方向側倒,還是向垂直於線條行進方向側倒,都是「側筆」;而將筆桿垂直於紙面正立,就是「正筆」。正筆和側筆都可以使出正鋒和側鋒,而正鋒就是筆鋒位於線條正中,容易寫出具有圓形立體感的線條,這樣的線條就稱為「圓筆」;側鋒容易寫出具有菱形立體感的方正線條,稱為「方筆」。

使用正筆正鋒時,一般筆尖垂直著紙,筆鋒線上條的中間,壓力很大,線條最容易有力量和精神;使用側筆側鋒時,往往是筆腰著紙,筆腰線上條的中間。相對於筆鋒著紙而言,側筆的壓力小,需要在把筆時使用更大的力量,或者使用更緩慢的行筆,才能將墨汁較深地灌註或滲透到紙的纖維內,否則線條容易顯得輕浮柔弱。此外,還有正筆側鋒和側筆正鋒的用筆方法,分別貫入紙張力量的大小需要自己實踐總結。

在使用側筆和側鋒,卻又不善於藏鋒的情況下,筆鋒會很容易顯露線上條之外,使線條看起來像刀片那樣扁而薄,成為品質不佳的扁筆。所以,使用側筆的技術難度較大,需要堅持規範的用筆到十分精熟後,才可以做到藏鋒。明代大家張瑞圖作品中方筆相對較多,他用極強的個性和氣概掩飾了這些缺點,故學習的難度很大。

鮮於樞行草

「正鋒取勁,側鋒取妍」。由於中國的儒家傳統並不主張取巧,所以虞世南講「心正氣和,則契於妙。心神不正,書則欹斜;誌氣不和,字則顛仆」;柳公權說,「心正則筆正」。這都闡述了中國書法追求中正的審美評判標準,它將書法美學和倫理道德有機地結合起來,指出書家「心正」才能寫出好作品。這不僅是書家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品評者對書家的要求。所以有書法家提出筆筆正鋒。事實上,除了篆書,絕對的正鋒很難做到,特別是在體現像【天發神讖碑】那樣的碑版刀法情況下,完全保持正鋒尤為困難。所以,對明代豐坊在【書訣】中談到的,「分書以下(隸、楷、行、草書),正鋒居八,側鋒居二」。豐坊的意思是,在一幅書法作品中,出現側鋒的情況不能大於二成,否則全幅作品就會顯得輕浮造作。他這一觀點雖然是基於晉唐以來的帖學筆法原則而論,但即使觀察學習碑版書法的民國大家們,絕大多數用筆都努力保持著正鋒,以圓筆線條為主,輔之以少量的側鋒方筆。

【天發神讖碑】局部

由歷史第一流書畫家的作品可見,筆法並未跟隨時代有明顯變化。如非要例舉某位當代名家的用筆之反例,並以石濤一句「筆墨當隨時代」為依據,以大量的側鋒取書風和畫風之妍,從過往的情況看,這樣的認知有悖於「道」的原則。

其實,「正鋒」與「側鋒」對應,「正筆」與「側筆」對應,隨後在詞匯中歸集於「中鋒」與「偏鋒」的對應。由於偏鋒不可取,那麽「中鋒」一詞的核心在於讓力量匯聚線上條的正中,容易形成圓筆。在書法中使用側筆,常常是為了在書寫過程中調整筆鋒,以保證在「八面出鋒」情況下,仍然保持中鋒行筆。崔寒柏老師在談及毛筆用筆時,強調的一個重點就是:寫字時筆鋒的使轉是為了寫完一個筆畫之後,盡量讓筆鋒恢復到錐形的狀態。這便是好的運筆,也是可以持續書寫的保證。

崔寒柏行書

【永字八法】中的「側」(點),是傾斜不正之意;點應取傾斜之勢,如巨石側立,險勁而雄踞;如點成平臥或正立,則呆癡失勢,也就沒有動感了。而永字的「點」以出鋒收筆,是為與下邊橫畫相照應。【永字八法】論中註:「側不得平其筆,當側筆就右為之。」對這句話的理解可能存在分歧,推測其含義有可能是,寫「側」(點)時需要有起伏,運筆不得平直。一旦寫到側(點),就應向右運筆。

不過,這些問題都是理論性分析,在實踐中,用筆最關鍵之處還是在於——在書畫的實際效果中,首先確保圓筆這具有渾厚立體感的中鋒線條在作品中得以實作,其次摻和部份有立體感的方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