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新疆女畫家與巴黎大皇宮的再次相遇

2024-03-19國風

「得知我的畫作透過層層選拔,被送往法國巴黎大皇宮展出時,我有一種藝術在此刻完成閉環的感覺。」初春時節,在新疆畫院的畫室裏,新疆畫院專職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哈麗達接受記者采訪時,滿面笑容地感慨道。

20年前,哈麗達曾在巴黎大皇宮門口冒雨等候多時,只為一睹法國納比派畫家維亞爾的終身成就展,那次觀展給她的油畫創作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如今,再次與巴黎大皇宮相遇,哈麗達的代表作【兩位柯爾克孜少女】出現在年少時仰視的地方,入圍由法國政府文化部、法國國家博物館和巴黎大皇宮聯合主辦的「2024 ART CAPITAL國際藝術展」。

巴黎大皇宮為舉辦1900年世界博覽會所興建,和埃菲爾鐵塔同為法國及巴黎市的象征;ART CAPITAL國際藝術展創立於1884年,140年來,梵高、杜尚、莫奈、畢加索、達利、趙無極等藝術大師均由這個展覽走向國際,可謂是世界藝術家藝術生涯的重要裏程碑。

哈麗達的畫作多以刻畫女性題材為主,人物通常都衣飾精致,目光柔和而清澈,安靜地凝視著前方,溫婉的氣質給人以生命之美的視覺感受,展示了新疆女性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生活狀態。

媽媽是最先發現哈麗達繪畫天賦的人。結滿哈氣的玻璃窗、冬天的雪地都是小哈麗達的「畫布」,她還常常能從室外墻面的一些肌理中看到各種圖形,有的像一座座小山峰,還有的像各種人形、各種小動物……媽媽給她買來各種畫筆、顏料和紙,讓她盡情繪畫。

哈麗達是幸運的,早早就找到了自己的興趣點,在媽媽的培養下,將興趣變成特長,並順利考上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油畫專業。為了深入學習油畫專業技能,她大一寒假沒回家,一個人在學校的畫室畫大衛石膏像素描,訓練自己紮實的造型能力。

大二的創作課上,她與眾不同的創作天分悄然展露,【兩位柯爾克孜少女】就是這時她在學校宿舍裏完成的。這堂創作課沒有主題,老師讓學生用兩個星期的時間自由創作出一幅作品。她住在上鋪,拉上簾子就成了一間小小的畫室。交作業前,舍友們好奇地拉開她的簾子,想看看她畫了什麽。在一聲聲驚嘆聲中,她的這幅畫獲得全班創作課的最高分,也讓學院的老師們記住了這位來自新疆的女學生。

從小生活在城市裏的哈麗達,為了完成這幅作品,常常泡在學校的圖書館,查閱各類畫冊,結合在新疆日常生活中見到的柯爾克孜族女性著裝去構圖。為了了解畫中人物的文化和習俗,她跑去學校旁邊的國家圖書館裏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也就是從那時,她漸漸找到了自己藝術創作的方向:創作人物為主,在油畫的厚重感中融入東方藝術的線條韻味,用油畫的語言講述新疆故事。

大學畢業後,哈麗達毅然回到新疆,進入新疆畫院工作,「後來我由國家公派赴法國留學,看到了很多現當代藝術表現形式。有朋友勸我回國後留在北京發展,可是新疆是我藝術創作的源泉和滋養我的地方,我只有回來才能獲得更多靈感。」

在讀研究生期間,導師帶著她及幾名學生赴克孜爾石窟臨摹壁畫,自此哈麗達愛上了石窟壁畫。「時間給予壁畫無與倫比的色彩高級感,讓我癡迷。」她開始新的嘗試,畫了大量的壁畫,並從傳統壁畫等藝術中獲得滋養,在畫作中融入新形式,「壁畫也讓我內心更加安寧,能夠調整出自己最美最純凈的狀態去創作。」

在新疆畫院,哈麗達每年都和同事一起到天山南北各地的村莊、草原上去采風。哈麗達發現草原上牧民家裏的地毯、服飾及家具裝飾上,到處都有非常精美的花紋圖案。「這些紋樣延續了幾代人的審美而流傳至今,我終於明白了,勞動人民創作藝術之美的深刻含義。」她說,只有這個圖案足夠美,才能夠從一家傳播到另一家,再流傳到整個草原,而能保留下來的經典圖案也是因為它符合人們審美的規律。她大量收集這些民間流傳下來的精美圖案並運用到創作中,用油畫的語言進行重新表達。在采風中,她深入了解各地的文化歷史、日常生活,為今後的創作采集了豐富的素材。

哈麗達的畫作獲得越來越多的好評。中國油畫學會理事、副秘書長宛少軍說,哈麗達把油畫立體塑造的藝術語言同平面裝飾性語言結合起來,人物造型單純、精煉而優美、色彩明凈、沈穩而典雅,展現了女性安然自處的純凈美好的世界。

新疆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主任劉建新表示,哈麗達的作品大多表現新疆各民族風土人情,「畫家關註和描繪了新疆這片土地和生活,作品反映了當代新疆女性的一種精神面貌。希望有更多畫家的作品能夠入展國際展覽,讓世界看到新疆女性的風采。」

從去年開始,國際畫展展訊多了起來,哈麗達給一些畫展的組委會投稿。除了剛剛參展在巴黎大皇宮舉辦的國際藝術展外,去年3月,她的畫作【壁毯前的少女】和【春】還入選在法國盧浮宮舉辦的「溫度:當代藝術展」。「作品頻頻入選國際畫展,讓我有機會站在國際舞台上,展示我們中國新疆多元文化的魅力,這是我的榮幸。」哈麗達說。(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