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專訪丨龔琳娜:做聲音的導遊

2024-08-11國風

龔琳娜給小演員排練,更像是給這群小學生上課。「嘿喲呀咿呀喲——來!」「要像公雞一樣叫。」「不是這樣,是早上的公雞。」「你們想象自己不是一個小孩,而是一頭牛!」「這次對了!聲音往前走——」

排練現場

8月2日晚上7:30,「行走的聲音——龔琳娜國風音樂會」杭州場,將於杭州劇院上演。演出前一天傍晚,龔琳娜與小演員們一起排練【夢想號子】【木瓜】等歌曲。她善於教學,溫柔地像幼稚園老師。

「行走的聲音——龔琳娜國風音樂會」全國巡回演出,演唱作品既有【茉莉花】【沂蒙山小調】等觀眾耳熟能詳的作品,也有眾多取材於山歌、少數民族音樂、【詩經】的原創樂曲,為觀眾呈現民歌與國風音樂的生動。

很多人認識龔琳娜是透過【忐忑】【法海你不懂愛】,或者透過【歌手】【浪姐】等綜藝節目上唱【小河淌水】,覺得她先鋒、大膽甚至另類,卻不知道這位新藝術音樂歌唱家台下在做什麽。

千山萬水走遍

早在2010年唱【忐忑】大火、走入大眾視野之前,龔琳娜就在做一件事——采風,到田間山裏采集民風、搜集民歌。勞動人民在生活中創作的,來自大自然的作品,成為她的靈感源泉。

靠【忐忑】火了後,龔琳娜不久後在湖南衛視元宵晚會上演出新作品【丟丟銅】,歌手梁靜茹很喜歡:「真的好厲害」「我超崇拜的」。龔琳娜說,這是她去福建漳浦采風學的。20年來,龔琳娜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懷著兒子時挺著大肚子,她還在陜北農村跑。

采風途中。圖源:龔琳娜微博

「我第一個采風的地方,是我家鄉貴州。」貴陽長大的龔琳娜,回貴州采風時才認識到,家鄉的民間音樂之豐富、音樂與生活關系之深刻,出乎自己想象。

貴州有苗族、有侗族、彜族、布依族等多個少數民族。比如侗族人喜歡住在水邊,所以他們唱歌有水音,沒有很高的假聲,聲音就比較軟。水邊有沙地,地勢平坦,所以可以踢足球,後來就有了村超。

而苗族人住在山上,所以苗人有「飛歌」,曲調高亢,余音震山梁,因為聲音要從這座山要飛到那座山。龔琳娜一邊說,一邊唱著不同民族的山歌。

侗族的「大歌」,形成於大榕樹下,天熱時乘涼,人很多,就一起學大榕樹上的蟬叫。人一多,唱的聲音肯定就不一樣,就變成了多聲部。所以侗族「大歌」的形成就是因為人多,因此聲部多。

在西南地區采風,向民間音樂人學習。圖源:龔琳娜微博

到了雲南大理的白族,大理日曬強,所以白族人穿的衣服都是白色、亮色。白族的歌聲也特別陽光、特別樂觀,白族還有舞蹈「霸王鞭」,讓你很熱情、很霸氣。白族人從唐朝就有自己的歷史,所以他們特別自信。距離大理兩個小時的車程,到了麗江的納西族,民歌變成哭嫁,一整段都如同哭聲。相比之下,納西族比較害羞、含蓄。

今年三月到四月,她到新疆采風,學習的木卡姆音樂。不懂維吾爾語,她就一個音一個音地記下來。上周,她剛去了廣東惠州,學習了惠東漁歌調。「一共26 種,我唱的是其中一種,拉搭滴都調。」從雲南到新疆,從福建到東北,龔琳娜從中發掘民間音樂資源,加以編排,力圖將那些來自自然和民間的音樂,原汁原味地帶給人們。

在廣東惠州學惠東漁歌調。圖源:龔琳娜微博

采風的同時,龔琳娜也推動著民歌的適應力改編與創新性發展。「我去年去了四川的小涼山,聽他們用彜語唱了一首叫【母親】的曲子,我現場聽的時候就很感動,可是第一,他們全是彜族話,很難學,第二,他們用的是切分音符,漢族人一般不會這樣說話,所以我做了一些改動,變成了一個漢語的民謠,比較樸素,能夠表達普通人的心聲。這首歌叫【大地的母親】,保持了原先的音調,全場的觀眾聽一遍就會唱,也會感動。」這次「行走的聲音——龔琳娜國風音樂會,帶來的就是這樣的作品。」

龔琳娜在采風中,感受了中國民間音樂的創造力,也深刻感受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含義。這些地方的民歌從藝術、旋律創作到演唱技巧,都與當地的自然歷史連線著,「所以這些,你真的是要去到各個地方采風,才能明白。」采風之旅,是一次音樂的尋根之旅。

1995年,從中國音樂學院附中畢業,與鄒文琴老師、金鐵霖院長合影。

以民歌作為創新源泉,這是龔琳娜的老師鄒文琴也贊成的。龔琳娜是學院派,1995年保送中國音樂學院,老師鄒文琴還教出過韓紅、雷佳、吳碧霞、夢鴿等等歌唱家。鄒文琴教授講過,民歌具有無窮生命力。龔琳娜的【孔雀飛來】【走西口】等作品,無不與中國各地民歌有淵源。

做聲音的導遊

這次「行走的聲音——龔琳娜國風音樂會」,被很多觀眾稱為「上課」。因為龔琳娜會與觀眾有熱情的互動,一句句教觀眾,帶大家一起唱,可不是一堂大師課?

「大家聽周杰倫演唱會、劉德華演唱會都會全場唱,那為什麽在我們的音樂會裏,不可以全場唱呢?」「很多觀眾說我的聲音他們不會,我的歌很難唱。」龔琳娜說,「當觀眾覺得藝術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時候,會有一種緊張感陌生感,我會告訴他,其實流行歌、民歌是一樣的,只是演唱的場域不同。……民歌在民間,就是生活中唱的,流行歌是用在卡拉OK用麥克唱的,都是人的七情六欲,是一樣的。」

有觀眾聽之前會擔心民歌很土、很無聊,但龔琳娜給了他們完全不同的體驗,帶他們穿越到大江南北、山間田野。如今城市的人們居住於鋼筋混凝土的樓中,過去民間的隔空喊話不再有了,人與人交流的方式變成了微信打字。但是在龔琳娜的音樂會裏,人們仿佛能回到以前,回到直接用聲音交流的方式。

與歌手張尕慫在采風路上。圖源:龔琳娜微博

有一次巡演,唱最後那首【詩經·秦風·無衣】時,龔琳娜非常感動。「我沒有叫觀眾唱,但全場的觀眾一起唱起‘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先秦時期的戰歌,士兵上戰場、給自己鼓舞的那個力量,我覺得會有穿越的感覺。」

龔琳娜的音樂創新,也從【詩經】中汲取很多靈感,比如「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比如「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瑤」。在龔琳娜看來,【詩經】也是2000多年前誕生於民間、采風創作的,自己的采風與【詩經】創作同出一轍。

涼山雷波縣采風,遇到了當地的彜族「九竹樂團」。龔琳娜邀請他們一起合作演出了三首風格完全不同的作品【山河圖】【大地的母親】【上下求索】。圖源:龔琳娜微博

多年來,龔琳娜采風學習各地民歌,也學不同戲曲流派的唱腔,融會貫通,形成自己別具一格的唱腔與多元的藝術風格,同時希望更多人聽到、喜歡上這些民歌之美、傳統之美,她做的是「聲音的導遊」的工作。除了「行走的聲音」這種音樂會,她還以其他方式致力於推廣中國聲樂文化。

比如,她把這些音樂教給鄰居。她帶領鄰居們組建了一個「鄰居合唱團」,尤其是每年8月1日龔琳娜生日,合唱團會聚在一起表演。「我覺得唱歌可以促進家庭和睦,現在大家都喜歡看手機,見面也都是看手機,發紅包都是用手機,我希望每個人面對的是手機後面這個人。」

與鄰居們在一起。為龔琳娜慶祝生日。圖源:龔琳娜微博

再比如,龔琳娜在北京發起音樂教育計畫,免費培訓中小學音樂老師,把中國傳統之美、民間音樂之美帶給孩子們,很多音樂老師報名參加。推動民間音樂大眾化、走入尋常百姓家,是龔琳娜音樂創作之外另一番人生「事業」。

中國地大物博,不同方言、不同地理環境造就了不同的民間音樂,龔琳娜希望這些不同的音樂能讓更多人聽到、知道,不同文化之間、人和人之間互相尊重、互相欣賞,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所以其實在采風的路上,我不是只學到了歌,也真的學習了怎麽跟不同的文化融合,人和人的平等和尊重。」

演出結束後,下一站,龔琳娜即將去內蒙古采風。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