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喬誌兵:感性收藏家

2024-05-12國風

喬誌兵,昔日娛樂行業「喬老板」、當代藝術圈VVIP藏家「老喬」、上海網紅城市地標油罐藝術中心「喬館長」……他的身份在不斷地疊加著、轉變著。

他說,現在這個階段,他更喜歡做「館長」,雖然投身於藝術中心的營運,燒錢又操心,但和藝術很近。說到底,他著迷的是——像藝術家一樣生活,做藝術的朋友。

—— 左右滑動檢視 ——

「山水」展覽現場,上海油罐藝術中心,2023年

「無用之物」展覽現場,上海油罐藝術中心,2022年

「莽原」展覽現場,上海油罐藝術中心,2022年

「愛人」展覽現場,上海油罐藝術中心,2023年-2024年

「壞霓虹」展覽現場,上海油罐藝術中心,2021年

我們為這個采訪,和喬誌兵在上海見了一次面,而後又連線了兩次補充訪談。交流之中,不難感受到他性葛文和,且不喜陳詞濫調,更不願談那些仿佛答案已預設的雞湯話,他說:「那沒啥意義。」

他更願意從現狀切入,聊一聊此時此地正冒出的想法、正在發生的事。一如他做收藏,喜歡收藏那些記錄自己所生活時代的藝術;也如他做美術館,喜歡探索我們這個時代需要什麽樣的藝術體驗,做引領,不跟隨。

在中國當代藝術圈,藏家「老喬」是備受尊重的大V。他於2006年涉足當代藝術收藏,「下手」穩、準、狠,短時間內就積累了一批國內外極具標識度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其中既包括張恩利、楊福東、胡曉瑗、曾梵誌等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也不乏國際市場中的標誌性藝術家作品,如安東尼·葛姆雷、呂克·圖伊曼斯、湯瑪斯·豪斯雅戈、西斯特·蓋茲、傅丹等。

自2013年起,你每年都在全球頂級藝術品收藏家200人榜單裏,你現在的藏品數量有多少?

我其實沒有數,就一直在收。不管是繪畫、影像、雕塑、裝置,只要這個作品打動我,我都會收藏。我原來對外一般說500件以上。我不是大藏家,而是重要的藏家。我們收藏不看數量,看品質。

楊福東【無限的山峰是風之一】,喬誌兵藏品

張恩利【重物】,喬誌兵藏品

曾梵誌【肖像】,喬誌兵藏品

這500件、1000件「以上」的收藏品,是按什麽脈絡來收的?

私人收藏還是挺個人化的,我還是挺感性的,沒有一定要按什麽脈絡、體系來收。我看過很多藏家,比如有個特牛的,基本就只收某10個人的作品,都是頂尖的、藝術史上有重要位置的。還有只收杜尚的,或是只收安迪沃霍爾的。

當代藝術收藏還比較有意思的一點是,有很多藝術家其實是前所未見的,還沒被書寫在藝術史裏的,其實,你收的便是未來。藝術家的作品,你可能基於自己的品味喜好,先開始收藏了,可能收了一段時間以後,那個收藏線索是之後形成的。

有一些采訪你的文章說,能「打動」你的就收。所以你開始收藏的時候,是比較感性的?

對,比如看到一個作品,直觀感受很重要。比如我早年收藏雕塑,因為雕塑的視覺沖擊力最直接。2009年我在北京常青畫廊看到英國雕塑家安東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的作品【昇華XXVI】,心動後便下手,也由此開啟了國際當代藝術家作品的收藏。

安東尼·葛姆雷【昇華XXVI】,喬誌兵藏品

什麽樣的作品能「打動」你?

我之前做過一個收藏展,我總結了三個收藏線索「美感」「情感」「靈感」。這三種感受的作品會打動我。「美感」是直觀的視覺感受。「情感」是觸動心靈的共情。「靈感」是帶給你啟發。

收藏會和自己的經歷相關。比如我收藏的那件【黏土面具(楔子)】,它出自「70後」明星雕塑家湯瑪斯·豪斯雅戈(Thomas Houseago),有人將他的作品與埃及金字塔周圍的古代雕像相提並論。我記得當年初次去見他,畫廊非常緊張,告訴我要特別小心,千萬別遲到等等。過去後我們一見如故,他非常熱情,工作室隨便參觀,和我聊了三小時,還端上特別好的日本抹茶招待我。

當時藏家特別追捧他的雕塑,但我還收藏了他的繪畫,比如那三張漸變的迷幻面孔(「藍色帆布三聯畫」),混合油畫顏料、石墨和炭筆,刻畫出詭異的表情,我意識到他正嘗試從三維轉向對二維的探索,於是果斷收藏支持。

豪斯雅戈後來告訴我,當時他的繪畫不被看好,得知我收藏了這三件,他非常感動。我和他也成了惺惺相惜的至交。現在,豪斯雅戈藍黑系的架上作品早已成為經典,市面上幾乎一「畫」難求。

湯瑪斯·豪斯雅戈【粘土面具(楔子)】

喬誌兵藏品

湯瑪斯·豪斯雅戈【藍色帆布三聯畫】

喬誌兵藏品

劉韡是我剛進入收藏領域就關註的藝術家,他的視覺呈現特別優美,背後會指向社會問題,我認為他是跟著這個時代同步在走的。以前很多人去他工作室會被嚇到,他在城鄉結合部,你要穿過特別破爛的村子,那裏全是農民工。我剛收他作品時,很多藏家質疑他都是雇人弄的,但我因為非專業出身,沒這個概念,我就覺得藝術家的想法特別重要。

我第一次收藏影像作品,是美國影像裝置藝術先驅比爾·維奧拉(Bill Viola)的作品。2007年,上海藝術博覽會國際當代藝術展,比爾·維奧拉的影像【成為光】(Becoming Light)在展會上亮相,那件作品從情感角度打動了我,8分多鐘的影像,一男一女沈入水底,兩人在水裏糾葛,你隨便剪哪一幀都特好看,我原來好長時間都拿來做手機屏保。

比爾·維奧拉後來還給我發了個照片,歐洲有次舉辦大型交響音樂會,上面大螢幕配的就是這個影像作品,非常棒!

「喬誌兵收藏展 | 美感」:劉韡作品,上海油罐藝術中心,2021年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

比爾·維奧拉【成為光】,喬誌兵藏品

人也是主要的「打動」因素之一嗎?

作品本身最重要。作品也反映了藝術家的洞察力和智慧。我開始當代藝術收藏之後,幾乎每個月都在參觀全球各地美術館、博物館、藝術家工作室的路上。這是我了解世界、了解藝術作品、了解藝術家的一種方式。

比如我去馬爾法,唐納·賈德(Donald judd)那些極簡作品都在沙漠裏,他買了很多軍營,作品永久存放在裏頭。我們吃飯也很誇張,周圍一片空曠,整個大軍營,就擺一桌飯,極其樸素,又極其奢侈,那種高純度的美,挺震撼的。

達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的工作室,地板上全是墓碑,到處是骷髏頭,這藝術家的內心得有多強大!米凱爾·博伊曼斯以前的工作室在一個廢棄的教堂裏,他的畫架就支在聖像下面。

上:喬誌兵走訪達明安·赫斯特工作室現場創作

下:喬誌兵與藝術家米凱爾·博伊曼斯合影

你收藏過的作品的藝術家很多後來成了國內外標誌性的、炙手可熱的藝術家。這是看得多練出來的,還是運氣好?

可能有一點點天賦。但還是因為跑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和藝術家共同成長吧。

三年前你在「油罐」首次推出自己的個人收藏展「美感」,展示了12位元中外當代藝術家的作品。這只是你私人收藏的一小部份,當時你說,未來將舉辦一系列展覽,將自己十幾年收藏歷程濃縮為「美感」「情感」「靈感」三條線索,分享收藏心得。

也不止這三條線索,可能還有「痛感」「無感」以及「什麽感」等等,應該都是有感受的。

「喬誌兵收藏展 | 美感」展覽現場,上海油罐藝術中心,2021年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

上:「喬誌兵收藏展 | 美感」展覽畫冊封面

下:「喬誌兵收藏展 | 美感」展覽空間模型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

所以,收藏和展覽展示本身可以說是一種創作?

收藏展往往以藏家的個人線索來整理呈現作品,其中蘊含著收藏家對作品的思考和再創造。在展覽現場,這些個人記憶將透過作品被串聯與傳遞。藝術家和收藏家之間如何相互辨識、吸引和交流,又如何共同成長,這一過程不僅反映出他們各自不同的生活體驗,也反映出他們共同經歷的時代。

從你的收藏展來看,你收藏的是自己的經歷,你比較關註和自己同一時代的藝術家?

對!收藏當代藝術可以讓我證明經歷了這個時代。但這個「經歷」並不局限於我個人的直接經歷,也不局限於和我同一個年齡段的藝術家的作品。還包括身處這個時代的變化。而「同時代」的作品,包括共同的時代經歷。

喬誌兵工作照

比如我們都深有感受的那三年,那個時期有些創作就挺能直接打動你的。可能現在情緒淡了一些,但在那三年裏,以及剛放開的2023年,你看到這些作品其實很觸動。

比如2022年的1月1日跨年夜,我們在「油罐」的廣場上點亮了一個霓虹燈,那是馬丁·克瑞德(Martin Creed)的作品「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alright」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當它點亮時,在那個時間,大家都——熱淚盈眶了……在那個時候,你不知道未來會怎樣艱難,但是也心懷期盼,看到這個作品,感受到希望。

【作品#3453】,馬丁·克瑞德,上海油罐藝術中心,2022年

當代藝術記錄這個時代,也影響這個時代;因此我希望透過收藏同代藝術家的作品,記錄我經歷的這個時代。我相信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與任何時代的藝術同樣偉大。

經歷過的人都知道,「喬老板」的俱樂部生意曾做了十多年,北京、上海、海南都有店。起初為了給俱樂部配上有品位的畫,他涉足收藏。

他把那些藝術品擺放到了上海一棟4層樓高、擁有100多間奢華包廂的俱樂部。每當暮色降臨,巨大的圓形店亮起橙黃霓虹,燈箱上中、英、日、韓四種語言的「演藝廳、夜總會」字樣閃爍著紫光。客人們步入那12000多平米的地界,四周鶯歌燕舞,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的燈光裝置懸在樓梯中庭,灑出斑駁光影,整個空間還陳列著達明安·赫斯特、安東尼·葛姆雷、翠西·艾敏等國際大牌藝術家的作品。中國雕塑家李暉的光影裝置投射在大廳一張紅沙發上;走廊和包廂裏到處擺著曾梵誌、張曉剛、張恩利、楊福東、丁乙、徐震等人的作品……

說到前所未有,聽說你早期把好些藏品擺在了俱樂部裏。

藝術作品放在俱樂部的環境裏很鮮活、很當代、很中國。

挺潮流的,或者說是跟你現在做「油罐」是一以貫之的潮流。

我覺得是活力。我其實最開始收藏是出於「願意跟藝術品生活在一起」的需求,在家或者在辦公室展示出來。收藏應該是鮮活的,如果只是放在倉柯瑞就沒啥意思了。而且一件藝術品肯定能改變一個環境,四面白墻的空間,擺上一個好作品,這個空間馬上就能提升了。

包括你提到的俱樂部,我那時擺的全都是原作,剛開始大家都不註意,也都不知道價值,有時我們的保潔員擦著櫥窗玻璃看著裏頭,說:「這東西特別貴?那還不得值500塊錢?」

後來曾梵誌拍賣創天價,名氣很大,大家才慢慢知道這些是藝術品……

喬誌兵「上海之夜」展覽現場

聽說許多中國藝術家剛開始把作品賣給你時,曾特別要求別擺進俱樂部。但後來又紛紛要求把作品掛上去……

之前有些藝術家是排斥的,但張恩利很大膽,在我的俱樂部裏做過個展。

俱樂部接待過無數藝術圈的人士,包括大的館長、策展人、藝術家、美術館的團等等。權威藝術刊物也推薦過,被列為全球重要策展人和藏家來上海的必經「打卡地」。所以當年他們接待藝術圈老外到上海,就說去「老喬」那兒,震一下他們。好多藝術作品在俱樂部的環境裏特當代!

因為這個做法,身邊不少朋友也紛紛開始收藏。大家通常覺得藝術收藏水很深,進入都非常謹慎,但看我的狀態就特別輕松,也覺得收藏沒那麽難了。

—— 左右滑動檢視 ——

2020年,喬誌兵、張培力於上海油罐藝術中心

2023年,喬誌兵、Thomas Houseago、楊福東於上海油罐藝術中心

2016年,藝術家毛焰、張恩利、曾梵誌、喬誌兵於喬空間「工作室」群展開幕現場

2022年,喬誌兵、藝術家高嫣於高嫣瑞士工作室

2018年,喬誌兵、藝術家湯瑪斯·豪斯雅戈於湯瑪斯·豪斯雅戈洛杉磯工作室

2022年,喬誌兵、藝術家Mark Manders於Mark Manders比利時工作室

2022年,喬誌兵與藝術家Luc Tuymans 於Luc Tuymans 比利時工作室

2018年,喬誌兵、藝術家傅丹於傅丹的墨西哥家中

你覺得娛樂業跟文化藝術業本身是不是聯系挺緊密的?

藝術也包括音樂、電影、建築等等,如果做機構,是需要一些其他行業經驗的。

2015年,喬誌兵創立了喬空間,2019年,創辦了上海油罐藝術中心,持續引介和呈現了一批世界一流的當代藝術,支持著優秀中國青年藝術家和策展人的藝術計畫,舉辦了論壇、音樂表演……以及一年一度的跨年夜等「高流量」活動。

其中油罐玩家藝術節從2019年起已連續舉辦了五屆,成了以當代藝術為核心的滬上盛事,也成了藝術圈中的「相聚節日」——為期三到四天的藝術節包括展覽、藝術家房間、藝術現場、音樂演出、主題講座等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們會聚油罐藝術中心,與從業者、藏家、藝術愛好者破圈連線,在互動和交流中實作方法論的碰撞。新的玩法不斷出現和升級,在這個場域裏,人人都是「玩家」。

你最初做「玩家藝術節」的想法是什麽?

其實最初第一屆,2019年9月辦的「玩家藝術節」,基於當時我們是一個新成立的機構,沒什麽思想包袱,想做一些開創性的事情。我們覺得藝術中心不應該光有展覽,挺想嘗試做一個類似藝術嘉年華的事情。

「玩家藝術節」現場,上海油罐藝術中心,2019年

當時提出想法時,大家也不太理解我們要做什麽,甚至我們自個兒也沒法表達清楚我們這個要做的是什麽。但我們就想著讓藝術家的創造力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輕松一點做藝術,讓更多的人喜歡當代藝術。

第一屆玩家藝術節,我們做了「原力寺」的展覽,唐狄鑫等十幾位藝術家自己布展,在地性、現場感,當代藝術的活力又感受到了。

當然還存在很多合作的機會,比如說品牌來跟藝術家談合作,美術館來跟藝術家談展覽,我覺得重要的是藝術家在這裏結了很多善緣。我們提供了很多相遇時刻,人與人之間的各種交往,藝術家之間的交流等。

【歡迎光臨】,唐狄鑫,「原力寺」展覽,上海油罐藝術中心,2019年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

【河東獅Lioness Roars】,山河跳,「原力寺」展覽,上海油罐藝術中心,2019年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

【赤手空拳I超級巨星】,胡向前,「原力寺」展覽,上海油罐藝術中心,2019年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

那屆藝術節提出的口號是「是展覽、是演出,也是遊樂園」,感覺真是時代的盛況。然後不多久,就是2020年了……但這接下來的三年,「玩家藝術節」都舉辦了,挺不容易,也挺令人觸動的吧?

盡管最初空前的盛況在那三年的背景下再難實作,但油罐玩家藝術節每年如約而至,依舊讓不少人感覺安心。

2020年10月的「油罐玩家藝術節」,我們組織過一場別出心裁的「藝術專家門診」,邀請了20位藝術大咖,4天內輪流坐堂,人人都可以掛號問診。每個藝術家看8個病人,觀眾可以預約掛號,藝術大咖答疑解惑。可以問久負盛名的藝術家自己的藝術生涯如何發展,也有來談和藝術家合作的。「藝術門診」創造了一種新的相遇。

「藝術專家門診」現場,上海油罐藝術中心,2020年

2022年玩家藝術節的主題是「工作室」,油罐藝術中心內部劃分成若幹個不同的隔間,這些「工作室」被不同藝術家精心打造——其中有五光十色、充滿千禧風格的手作空間,也有在類似衛生間的手繪瓷磚方格裏張貼影像作品的概念行動……還有的藝術家將現場的其他空間利用起來,大大擴充套件了「工作室」的概念。在多數「工作室」裏都能看到藝術家本人的身影。他們和來往的觀眾交談,有時也串到其他藝術家的「工作室」裏做客,氣氛特別好。

當時用「工作室」這個主題,想法很簡單:在「相見難」的2022年,把工作室都集中在這兒,大家都可以看看藝術家們的狀態,看看藝術家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段中的創作和思考。

所以到2023年的玩家藝術節,「玩」的概念加入了更豐富的內涵,不僅是創意化、先鋒化和藝術化,還寄托著某種將目光聚焦於創作者之上的關懷。這樣的關懷並非電洞來風,歷經五年,油罐玩家藝術節內部的情感聯結逐漸牢固起來,像火車似的,一個車廂連著一個車廂。

「玩家藝術節」現場,上海油罐藝術中心,2022-2023年

其實2020到2022年這三年藝術節的籌辦都面臨著不確定性的風險,一切隨時可能被叫停,到開幕前一天都是如此,但藝術節依舊得到了眾多的鼓勵,宋元元、周軼倫、李明、唐狄鑫、胡向前等曾經參展的藝術家建了個群進行交流,慢慢地,新人藝術家陸續加入,彼此互相討論藝術,藝術家們自己也說,因為大家都在不同的城市,而玩家藝術節成了每年大家相聚的時刻,一起參展,一起討論創作,一起喝酒,在上海玩幾天,締結下某種獨特的情誼。

繼續2018年「藝術贊助人」展覽之後,油罐於2023年「藝術的朋友」展覽繼續將主題聚焦於「藏家」這一構成藝術生態的重要群體。但這檔會聚了56位藏家的收藏群展則傳遞出了一幅迥然不同的群像:更年輕、背景更多元。

油罐最讓你著迷的是什麽?

能量!油罐最早是裝飛機航油的,是能量。油罐呈現的展覽都能帶來能量。藝術家們看到油罐場地都很興奮,激發出創造力。

—— 左右滑動檢視 ——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外觀圖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內部圖

你覺得美術館、藝術中心作為一個審美發生地,它應該起怎樣的作用?

支持藝術家、支持藝術生態,做有意義的展覽,推動當代藝術!

你覺得什麽樣的展覽算是「有意義」的?

一個有意義的、有效的展覽,應該對觀眾有啟發、有感受。比如我2022年在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看到的法蘭西斯·培根的大型回顧展「人與獸」,它橫跨了培根五十多年的創作生涯,我從展覽中看到了很多之前都沒有見過的作品,它們從不同角度呈現了培根在迷戀於人類與動物之間模糊界限的特殊時期中對人類本性的探究和表達。

當我在後來和很多藝術家談到這個展覽時,發現一個好展覽的價值似乎不僅僅體現在它為觀眾帶來的視覺感受和精神性的影響,也在於從觀念和方法生產的角度,看到它是如何為當今藝術家持續性地提供創作實踐內部的知識和經驗。

【藝術的朋友】這個展覽不僅面向觀眾,也面向藏家群體內部。你希望這個展覽能夠帶給觀眾和藏家什麽?

首先是呈現中國藏家的面貌和現狀。

「藝術的朋友」展覽現場,上海油罐藝術中心,2023年-2024年

【藝術的朋友】展覽畫冊

其次對於觀眾來說,也想了解收藏家和他們收藏的作品。不同於五年前的「藝術贊助人」展覽,現在大家也渴望了解新世代藏家關註的藝術家、收藏的面貌以及整體關註的主題。有的時候,收藏好像是一件有距離的事,這個展覽可能會鼓勵他們開始收藏。

圖片來源:除姓名標示外由受采訪者提供

影響中國審美的人和他們推動的事業

美學專欄

朱贏椿

藝術

翁菱

文化推手

丁乙

藝術

鄔建安

藝術

張恩利

藝術

翁狄森

珠寶設計

珠寶設計

周春芽

藝術

劉杏林

舞台美術

王薇

龍美術館

江宏偉

藝術

粱建國

設計

向京

藝術

何炬星

星美術館

金宇澄

繁花

尚揚

藝術

程京

科學

特別出品

白瑪多吉

松贊創始人

仁青茨姆

民宿主理人

瓦依那

樂隊

陳翠梅

馬來西亞導演

安達組合·烏尼

呼麥傳承人

朱婧汐

賽博歌姬

出品

芭莎文化藝術部

Green Bazaar Lab

總編輯:沙小荔

出品人:董雲燕 | 監制:徐寧 | 藝術顧問:顧維潔

編輯:毛阿達 | 撰文:劉玨評

設計:張曉晨 | 編輯助理:徐銘笛

合作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