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佛祖·佛教·佛緣

2024-03-30國風

世間事,凡有一得,必有一失,凡有一失,必有一得。有緣而來,無緣而去。有緣,不推,無緣,不求。一切隨緣,順其自然。人世間的事情勉強不能如意,強求不會甜蜜。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心盡力做好自己,努力無悔,盡心無憾。

(一)佛祖

佛教稱修行成道者為佛,開創宗派者為祖師,故稱為佛祖。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是佛教創始人,姓喬答摩,名為悉達多,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凈飯王的兒子,因其父為釋迦族,成道被尊稱為釋迦牟尼,即「釋迦族的聖人」的意思。佛經記載,釋迦牟尼19歲時,有感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舍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0歲時,他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遂開啟佛教,隨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帶傳教; 80歲在拘屍那迦城實作涅磐。

釋迦牟尼經歷數千年的神話傳說,他那無比純粹的智慧之光,被一層層的金箔所覆蓋。他舍棄榮華富貴,苦修頓悟得道,非凡人所能理解的。世間佛法,度眾生於苦海,幫助人們感悟智慧。

(二)佛教

佛教是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紀至前5世紀,釋迦牟尼建立於古印度,以後廣泛傳播世界各地,對許多國家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生活都產生過重要影響。

佛教傳播到每一個地區後,由於受到當地社會、政治、文化的影響,形式和內容都有所變化,形成許多宗派。中國有漢語系、藏語系和巴利語系三大系統,它們在開發中各形成一些學派和宗派。

佛事儀式原是釋迦時代所開展的宗教活動,傳到中國後演變為滿足信眾需求的經懺、佛事活動,主要有各種懺法、水陸法會、盂蘭盆會、焰口等。主要節日有佛誕節(亦稱浴佛節)、成道節(亦稱佛成道日、臘八節)、涅槃節、觀音節(中國漢族地區於農歷二、六、九三個月的十九日為紀念觀音菩薩的節日)等。其中有些節日已成為民俗。

(三)佛緣

佛緣指某人和佛教中的人物有感性上的聯系,似曾相識的感覺。這種聯系是佛教中所認為的前世今生,有佛緣的人能受到佛及菩薩的愛護和關照。

一般來講,和佛有緣的人有如下五個特征,即使只有一個也算有佛緣。

深信因果: 一個佛緣深厚的人,不但信佛,還篤信因果。菩薩明因果,知道播下種子,就會結果,所以在富貴名利面前,菩薩不會動心。而一般人如果不信因果,是很難做到在富貴名利面前不違背因果,就會生貪念之心的。

淡泊寧靜: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一個佛緣深厚的人,淡泊的心境超然物外。能做到失之不悲、得之不喜,攜一份屬於自己的寧靜,不嗔、不怨、不動,以放空的心態,獨享一份寧靜。

恭敬三寶: 佛教三寶是指佛、法、僧,佛是覺悟的聖者,法是佛法,僧是出家的僧人。一個佛緣深厚的人,會對三寶起恭敬心。這種恭敬是在研讀佛經之中生起的深刻覺悟。如果平常不學習佛經,只是形式上的叩拜,是無法真正做到恭敬三寶的。

善於忍辱: 「忍」字是心上一把刀,學佛的人,要善於忍耐。要能經受肉體的疼痛,也能接受心辱的考驗,也就是說,一個佛緣深厚的人,有寬容慈悲的氣量,能忍受一切諸惡,沒有動搖。

心中有佛: 佛緣,是眾生自己造出來的。學佛的人是對自己良心的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一個佛緣深厚的人,心中有佛,而平日修行,便是心與佛在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