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杜小荃:繪畫是生命的律動

2024-03-12國風

導言:

2024年是甲辰龍年,龍開盛世,龍馬精神。杜小荃將舉辦一系列的藝術活動,這也是他從藝30年來首次全方位綜合性展示自已,舉辦展覽、召開座談、印行文集,出版社將陸續出版系列研究叢書:如【詩性人生——眾家評說杜小荃】(文集)、【與古為徒——跟吳昌碩寫意人生】(畫集)、【人生獨處是清歡——杜小荃生活隨筆】(散文集)、【秦漢風骨——杜小荃的書法世界】(書法集)等。從本期開始,藝美網將隆重推出【詩性人生——眾家評說杜小荃】批評文章,關於藝美網已往發表的杜小荃先生批評文章,不再重復發表,望請廣大讀者諒解。30年來,杜小荃先生為藝術孜孜以求,篤定前行,每個階段都有他不為人知且跌宕起伏的人生際遇。該書將全面、立體、客觀、真實的再現一個藝術家的意氣豪情與詩性人生。

杜小荃:繪畫是生命的律動

什麽是藝術?如何稱得上藝術家?藝術必須有文化的支撐,中國畫尤甚。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畫是中國文化的精粹。因此,審視一個中國畫藝術家,應該著眼他的文化情懷,而非枝枝節節的技法。

這在花鳥名家杜小荃先生的身上有著鮮明的表現。無論他走到哪裏,都手不釋卷。更關鍵的是,他強調向傳統致敬,堅守藝術家的底線和責任。天下沒有永恒的真理。如果你據此認為杜小荃是個因循守舊的藝術家,那就大錯特錯了。他的觀點,針鋒相對的是如今的藝術環境。

這是一個很值得研究和反思的時代。我們目之所及,到處是"藝術家"的影子。這是一個藝術家空前泛濫的時代。但是,藝術家們顯然沒有獲得應有的尊重。無論圈內人還是圈外,都意識到了這個群體的浮躁。藝術家們睥睨眾生,社會大眾卻對其唯恐避之不及。

一切事出有因。當藝術家受社會環境的影響,熟練地用商業理念運作自己作品的時候,藝術必然成為他們服務於功利的工具。這不過是個人經營,當然和社會大眾無關。令人遺憾的是,大多數的我們和他們,都覺得那些就是藝術。卓越的藝術家首先是具有優秀人文品質的思考者,不恥於從生活中汲取營養,堅韌地追索和固守人生與藝術之真義,依賴內心的感動來表達真實自然的愛。他們始終為真正的藝術吶喊,即使他們的聲音習慣於被人忽略。他們才是藝術家的脊梁,如今卻顯得有些"另類"。

杜小荃即是這些"另類"的藝術家之一。多年來,他懷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發自內心的憧憬,固執地堅守自己的藝術信仰,一直把文化和責任作為身體力行的至高準則。

中國畫的根:中國文化

中國花鳥畫創作的最高境界是情趣美,畫花鳥最難也在於畫出情趣。杜小荃先生的畫,卻做到了畫裏有情,畫外有畫,情景交融,把花鳥畫畫出神來,畫出情來。

他的畫不僅是視覺的享受,同時也是訴諸心靈的樂曲。看過他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他對生活的熱愛,對萬物的溫情。他喜愛觀察並善於捕捉身邊點點滴滴的細節,瞬間的動作、片刻的態勢定格在他的畫面中,"動"立刻化為了"靜",這份"靜"中,蘊含著自然界生命的律動,微妙玄通,讓人體味到一種空遠幽玄的意境。

如此風格自然是由心而來。杜小荃作畫,總是先把自己沈浸於文化的意境之中,帶著對傳統的敬仰和古典的謙卑,從近現代齊白石、吳昌碩、八大山人的繪畫中汲取靈感,探索出自己的藝術風格。

杜小荃認為,中國畫是中國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表現形式。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來和羅馬、埃及等其他文化並存於世界,充分說明了其超強的生命力。中國文化也一直以自己的獨立性屹立於世界文化之林。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書畫家和文化人基本上是合二為一的,文者,無形之畫;畫者,有形之文,二者異跡而同趨。杜小荃長於借花鳥魚蟲以寄其意,書畫的靈魂是"詩心",是拔出流俗的對社會人生的審美體認和關照。這緣於這麽多年來,他一直堅守中國畫的傳統,一直堅守對中國文化的崇敬。

中國畫是中國藝術精神的典範,有博大精深的內涵和獨具特色的民族形式風格。中國畫在技法上雖然是可重復的,但在精神氣格上卻是極難學的。若不能沈潛靜思,只是機械地學習技法,實在與傳統藝術之精神相去甚遠。

而在當代,能真正潛心於國畫創作並能領悟其精神的畫家並不多見。"我對傳統中國畫還沒有吃透,對中國文化還沒有吃透。"他認為,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傳統文化很快復興,並成為一股強大的熱潮。這也是書畫藝術品收藏興起的重要原因。

永不熄滅的燈,永不雕零的花

最近幾年,關於傳統和創新的論戰經常掀起,杜小荃一直不為所動。

真正的藝術家,一定是首先對人生和社會有著獨到的體察與領悟,一定是博學多思、博采眾長,方能談所謂自己的性格。"中國傳統畫家應是具有廣泛修養的人,是具有較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的人。我們的思想並不守舊,並不塵封,我們的作品是承繼歷史而逐漸成熟的一面旗幟。是永不熄滅的燈,永不雕落的花。西畫是講究寫實的,理性的東西多。中國畫則不同,它的出發點就是寫意的,講究狀物抒情,表達一種感情、一種情緒、一種理念。這是中國畫高深的地方。"這就要求中國畫家首先要有定力,對傳統文化進行執著的研習。

對於很多人輕率的"創新之舉",杜小荃認為,很多情況是浮躁所致。如今,藝術已經全面商業化,很多人經受不住誘惑,以"走向世界"的名義片面求新,運用包裝普通商品的體系化商業手段包裝自己。這個時候強調堅守傳統是一種文化責任。"藝術得和文化息息相關,藝術家得有責任,經得起時代考驗的才是真正的藝術和藝術家。"文化,來源於生活,畫畫是對生活很自然地進行一種藝術表達,擁有能反映生活感受的作品,才可以稱其為個人的風格。所謂創新,一定要建立在傳統和寫生的基礎上,如果為了創新就在形式上回避前輩大師,最後只能走入死胡同。

當然,他同時強調,這並非意味著要機械地墨守成規。中華民族已經從封閉性的農耕文化走進了現代文明,其文化藝術不可能靜止地僵立在原來的思維領地,要不斷地在遞進和突破中獲得新的知性體悟。畫家個人的創新必須根植於傳統,但決然不能離開大的環境。實際上,在我們看到了一個堅守傳統的杜小荃的同時,再細看他的畫,梅、蘭、菊、竹及各類花卉皆有"新法",展示了一個青年畫家正沿著"學古不泥"這條正途大道前行的身影。

在激情與感動中堅定前行

一個藝術家能否在藝術史中留有痕跡,除精湛的藝術技能外,重要的一點是看其作品是否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所以,藝術家一定要多讀書,讀原著、讀經典、多窮理,不斷提高自身的器識。曾國藩曾手書:"千秋邈矣獨留我,百戰歸來再讀書。"十數年來,杜小荃堅持每日寫字作畫、讀書為文,讀書、寫字、作畫一樣不落。

值得一提的是,杜小荃認為書法是繪畫的基礎,為更好地體現創作主體的精神內涵,必須將基礎打得牢固紮實。他在臨摹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吳昌碩的畫藝,同時觀照其書法藝術。傳統的中國畫主要是靠線條來完成,畫面形象結構、形態、表情,要靠線的準確性、力量感和變化來表現。神采飛揚的題款、妙趣橫生的題詩是杜小荃繪畫的一大亮點,彌補了當代許多畫家能畫不能書、能書不能詩的缺憾。他依靠大量的題書重組畫面平衡,書體則多用倪雲林小楷,使得聊抒胸中逸氣的感覺更加真切;還配合畫圖進行詩文創作,自題自畫,使得繪畫的意境深遠,精神風貌與眾不同。他的詩和畫都能夠獨具匠心,情景交融,別有情趣,不落俗套。

面對累累碩果,杜小荃並未自我陶醉,沒有停下精研藝術的道路。

當代不少畫家在功成名就之後,流失了創作的激情和感動,工作就是不斷地重復自己,畫作絲毫沒有生命力,自己把自己變成了做畫的工具。對此,小荃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他認為,藝術的生命力在於以有限的生命機體去感悟、體驗浩瀚無邊的天地乾坤,絕不能蛻變成僅僅是一種人為的形式。杜小荃的畫風是發展變化的,舉例言之,他早期的寫意花鳥較為清秀簡約,而近些年來同類之作卻飽滿得多,更顯凝重、豐滿。

杜小荃不斷追求畫藝的精進且成效頗大,這是值得當代其他畫家註意的。有人評論杜小荃"太傳統",但恰恰是這種傳統氣息造就了今天的他,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裏,希望杜小荃能堅守住他的這份"傳統"。

(文/竇玉生,曾任【走向世界】編輯、【天下泉城】主編)

(來源:藝美網)

書畫家簡介

杜小荃, 漢族,1972年2月出生於山東臨沂,研究生學歷,農工黨黨員,現居北京。書畫家、美術評論家。曾就讀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書法篆刻專業、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美學專業。現任農工黨中央文化體育藝術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兼副秘書長、農工黨中央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

先後當選為第十一屆、十二屆山東省青年聯合會常委。第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山東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山東省政協社會法制委員會委員,第十三屆山東省政協文化文史與學習委員會委員,農工黨第七屆、第八屆山東省委委員、農工黨山東省書畫院院長,農工黨山東省直藝術支部主委,山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散文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