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大唐氣度下,唐人獨有的送別情懷。11首送別詩:你最喜歡哪一首

2024-04-11國風

【01】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唐·李白【贈汪倫】

李白將要乘船遠行,離開此地。忽然聽到岸邊傳來響亮的踏歌聲。遠遠望去,原來是汪論來了。桃花潭的水縱有千尺那麽深,也比不上汪倫送別我的深厚情誼啊。

汪倫是安徽涇縣賈村一位擅長釀酒的村民,非常佩服李白的才華,就給李白寫信信中寫道:「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裏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

這裏的潛台詞是,失意了,心情不暢的話,你不妨考慮來我這裏吧,雖然不是什麽好地方,但是桃花、酒水還是有的,來這裏過上一段舒心的日子,那自然是沒有問題的。

李白收到他的信之後,欣然前往。自此之後,李白與汪倫結為好友。李白在桃花潭附近的村莊小住一段時間後,需要遠行離開此地。

這不是一次普通的送別,是李白處於人生失意之時流落於此地,得汪論的傾情照顧。

李太白仗劍遠遊,氣吞山河的行吟詩人形象,善抒情,而且向來不吝抒情,所以在面對著與好友的分別時是非常樂意把自己的真情實意傳達給朋友的。

在他的詩風當中,處處彰顯大氣之勢,不惜以誇張的手法來刻畫自己以及所涉及所有的事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一句就是如此。

一個人在人生道路上遭遇坎坷,得到朋友傾情相助,這份友誼,這份情懷,旁人是難以言說的,站在李白角度才能知道這份感情是那麽深千尺。

【02】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人世間最珍貴的是友誼,友誼最深重的是共度患難,感同身受。

李白被流放時,杜甫寫過【夢李白】二首和【天末懷李白】;元稹貶江陵,白居易作【初與元九別後忽夢見之】;白居易貶江州,元稹作【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楊花落盡,子規啼叫的時候,我得知了你被貶為龍標尉的訊息,龍標這個地方很遙遠,要途經五溪。我把我為友人的憂愁之心寄托給明朗的月亮,隨風一直伴你去到夜郎附近的龍標。

子規即杜鵑,啼聲最悲苦,李白把楊花和子規這兩種極悲的意象組合在一起,除了渲染出淒惻悲苦的氛圍,順便也點出時在暮春。

過了五溪方能到龍標,言外之意也指龍標之僻遠荒涼。

被尊為「詩家天子」的王昌齡,只因所謂「不護細行」,竟被貶到這麽個鬼地方,最重友情而又愛打抱不平的李白,怎能不悲憤填膺!

然而,「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無權無勢的詩人,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朋友受迫害,卻幫不上一點忙,這滋味,比自己受迫害還要難受。

寄情明月,歷來最能觸動感情,牽腸掛肚,李白的感情更強烈,想象也更誇張。

他的心可以離開身體飛出去,依附於明月之上,隨著被貶謫的友人,一直飛到遙遠的夜郎。

楊花、杜鵑、明月、風等意象,本來沒有生命的景物,在詩仙的筆下,馬上化作了有生命的物體,描繪出一個奇特而又迷蒙的情景,代替自己陪在朋友身邊,表達了自己安撫朋友的一片真心,這份沈甸甸的友誼值得我們贊嘆。

【03】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裏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唐·李白【送友人】

青翠的山巒橫臥在城墻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圍繞著城的東邊。

在此地我們相互道別,你就像孤蓬那樣隨風飄蕩,到萬裏之外遠行去了。

浮動的雲朵就是遠遊者的行蹤漂浮不定,徐徐西下的夕陽就是老朋友的心情。

送君千裏,終須一別,那兩匹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願脫離同伴,臨別時禁不住蕭蕭長鳴,似有無限深情。

詩中青翠的山嶺,清澈的流水,火紅的落日,潔白的浮雲,相互映襯,色彩璀璨。

班馬長鳴,形象新鮮活潑。自然美與人情美交織在一起,寫得有聲有色,氣韻生動。

想想也是,在古代多少遊子外出考功名,做賢士,當高官,一別之後,各人任東丁,就象天邊的浮雲,行蹤不定,誰知道會飄泊到何處呢?

離別之際,遊子將行未行的戀舊情意,有欲行又止,身行心留之復雜意緒,朋友間無限關切之意自然溢位,而那一輪西沈的紅日落得徐緩,把最後的光線投向青山白水,仿佛不忍遽然離開。

馬猶如此,人何以堪!

【04】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唐·王維【送別】

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舍,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

在山中送走了友人以後,夕陽西徐徐落下時,王維輕輕關閉柴扉。友人的離去使得詩人平添的幾分孤寂,一心想著,明年春草再綠的時候,友人能不測量看過來呢。

全詩含蓄深厚,惜別之情,曲折別致,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耐人尋味。

對離別有體驗的人都知道,行人將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種寂寞之感、悵惘之情往往在別後當天的日暮時會變得更濃重、更稠密。

在這離愁別恨最難排遣的時刻,要寫的東西也定必是千頭萬緒的;可是,詩只寫了一個「掩柴扉」的舉動。

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時都要做的極其平常的事情,看似與白晝送別並無關聯。

而詩人卻把這本來互不關連的兩件事連在了一起,使這本來天天重復的行動顯示出與往日不同的意味,從而寓別情於行間,見離愁於字裏。

王維善於從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運用樸素、自然的語言,來顯示深厚、真摯的感情,令人神遠。

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時才浮上居人的心頭,他的心思一直到日暮還為離思所籠罩,人雖然剛剛分手,已盼其早日歸來,又怕其久不歸來了的復雜情緒,成了一個並沒有問出口的懸念。

【05】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別董大其一】

這首【別董大】寫於唐玄宗天寶六載(747),當時的高適仕途不達,在梁宋一帶漫遊。

在這期間前後,擔任宰相的房琯被貶謫到地方做官,暫時離開了長安。包括董庭蘭在內的房氏門客也受到牽連,不得不離開長安。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高適與董庭蘭在梁宋相遇,怎能不感慨萬千?

這一天,千裏滾滾的黃雲和夕陽都顯得特別黯淡。一陣北風吹來,大雁亂躥,大雪紛紛。

這即將分別的友人就像漫天風雪裏的大雁一樣孤獨淒涼。

董大離開安,寫出了詩人對他的同情,這份同情未嘗不是寫給同樣落魄的自己的。

為什麽這樣說呢?看下一句「莫愁前路無知己」,這句話真是大有深意。
想必董大在長安官場結交甚廣,聲名顯著,無人不知。只是官場無情,一朝翻覆,命運叵測。

但是作者勸董大不要發愁,天下誰不知道你董老大的名字呢?

那些權貴、那些高官,都聽過你的琴聲,聽過你的胡笳,他們誰不是你的知己呢?

有如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再飲下這最後一杯酒吧,出了陽關就沒故人了。

高適這首詩卻說,你不要發愁,就是走出這離別的一步,天下誰人不知道你呢?

因為這位元二去的可不是長安郊區,也不是洛陽、梁宋等地,而是茫茫大漠、陽關邊塞啊,那個地方只能聽見胡笳聲聲,哪裏有故友親朋?

所以王維才說一定要記得我們這些為你送行的老朋友,到了那兒要多想著我們,多給我們寫信,因為那裏沒有我們這些故友親朋啊。

【06】

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

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聖代即今多雨露,暫分時手莫躊躇。

——唐·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這首詩高適為送兩位被貶官的友人而作,寓有勸慰鼓勵之意。一詩同贈兩人,內容銖兩悉稱。

我與二位作別,此次離別不知你們心緒何如,請停下馬來,我們一起飲酒淡淡人們被貶的那個地方。
李少府去巫峽,一路上的猿猴悲啼肯定會令人傷心淚下;王少府到達衡陽後,就讓大雁多為我捎來幾封書信。
去長沙的可見秋日青楓江上的遠舤秋帆,去巴東的可想象白帝城邊古木參天、枝葉扶疏。

如今當今正逢盛世,朝廷恩澤有如雨露普降,我們只是暫時的分離,請不要猶豫仿徨。

一詩贈兩友,對於兩們被貶官的友人,寓有勸慰鼓勵之意。

先寫李少府,後寫王少府,再寫王少府所在地的長沙,後又返回寫李少府的白帝城,雙雙交錯進行,結構嚴密,情感交紀織,也不失情感平衡。

最後兩句是勸慰二人盡可放心而去,皇恩浩蕩,相信不久便會召還,不用悲觀,也不用消極。

高適是邊塞詩人的代表,見過風風雨雨,他性格豪放,不拘小節,想不到相送起朋友來感情卻是如此體貼。

【07】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這是一首地道的田園詩。對鄉居生活和鄉村風物的描述樸實無華而又親切有味,從中流露出了詩人對田園的天然的歸依感。

故人招飲,吃的是雞和黃米飯,既是不拘虛禮的普通款待,又是新鮮爽口的田家風味;

設酒的地方是窗戶對著谷場和菜園的農舍;談的是桑麻的生長之類農夫關心的話題。

孟浩然早年隱居鹿門山,年四十遊長安,應進士不第,還歸故園。他長期隱居與王維成為盛唐時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

身置農家小院裏,顧盼之間滿眼綠樹青山,令人愜意,身心放松。

這散發著泥土氣息的淳樸的鄉村格調,透過故人的田莊和作者隱逸生活緊緊聯系起來了,作者毫無距離感地接受了這樣一場民間飯局。

夏天好不容易聚到一起,這邊還未結束,就已經開始約下一次的聚會,得「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像不像我們的各種聚會,散場的時候高歌喊著,下次再約。

六朝盛行隱逸之風,有些名士、官高因謫貶而歸隱,而有些人是理想消失殆盡,厭棄仕途而真心歸隱山林,他們閑雅淡定,不慕虛榮,追求詩意人生的境界,實是令人敬佩。

【08】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非常喜歡孟浩然,公然的表白「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贈孟浩然】。

孟浩然愛酒,愛月,愛山水,逍遙塵外,懶謁王侯,和李白誌趣相投,李白的第一段婚姻還是由孟浩然作的媒,所以他們的交情非同一般。

本篇前兩句開門見山,寫送別的地點、時間和孟浩然的去向。

大多數送別親友,大抵都會佇立凝望,直至不見蹤影,然後緩緩淡出視線。

有如李白【金鄉送韋八之西京】「望望不見君,連山起煙霧」;

還如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都是描寫這種情景的名句,其中都有滲透著詩人主觀情感的動態畫面,在這裏李白以「唯見」寫「不見」,而所見之物又是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讀者自會生發江水長流、離思無涯的聯想,這便是「含不盡之意見幹言外」。

至於這境界之闊大,形象之豐滿,氣勢之軒昂,這就是李白的劍俠之胸懷。

李白在江南散盡錢財交友,幹謁名流都是想求得功名,想建功立業,但是,屢屢碰壁之後的心情是失意的,連最好的朋友也分手離去,只剩自己前途未蔔留在原地,看著前方渺渺茫茫的盡頭也是自己迷茫的未來。

人在失意的時候,多希望有朋友在身邊做個伴,壯個膽,有人共生死,共富貴,這是一種淡定,當朋友離自己而去的時候,大抵是祝福朋友與依依不舍交織一起,心情不言而自明。

【09】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宮門前兩邊的樓觀以三秦作為護衛,在風雲煙霧中遙遠地望著五個渡口。

你要到異鄉當官,我也是客遊長安,我們都是為了外出做官而離別家鄉,和朋友道別,所以離別之情都是一樣的。

只要四海之內有一個知心朋友存在,就算遠在天涯,也會像鄰居一樣。不要在分別的地方,像小兒女那樣揮淚道別,淚水沾濕衣巾。

「少府」是唐代對縣尉的通用稱呼。杜少府將要到四川去任職,王勃在長安為他送行,將要分別時,王勃寫了這首詩送給他。

王勃和杜少府在長安城分別,前往的蜀州是那麽遙遠,遠遠地望去,不禁讓人產生幾分悲傷的情緒。

王勃的這位朋友謀得縣尉這樣的官職,跋山涉水到蜀州當官,這樣看來,他或許是一個郁郁不得誌的讀書人。

王勃也是在外任職,仕途十分坎坷。「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是詩人安慰朋友的話,其實我和你都是遠在他鄉做官的人,只不過是你去了蜀州,而我留在長安城罷了。

全詩之中,幾乎都充滿了詩人對朋友的殷切安撫,一直在說就算以後我們兩人身處不同的地方,你也不必因此感到憂傷。

「海記憶體知己, ’多為後人參照,它不只是真摯、誠懇撫慰,還充滿了詩人與朋友不忍分別的內心痛苦。

馬車時代天涯比鄰的思念或許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網路時代天涯比鄰的交往、更像是在心靈的淺表中滑行。

隨科技的進步、形形色色的朋友來自世界各地卻共同相聚於方寸螢幕,這種情形讓人感慨萬千。

我們借助音訊器材和攝像工具相隔千萬裏的陌生人也能面對面侃侃而談且形神具備,

昔日的「天涯」太遠,如今終於近在咫尺,「比鄰」主要就是一種內心牽掛的詩意表達了。

【10】

普都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唐·王維【送沈子歸江東】

春天到處桃紅柳綠,鶯歌燕舞,送別的渡口普都飄拂,旅客稀少,船夫搖曳著雙槳向臨圻駛去。

我心中此刻只有相思之情,就像無邊無際的春色,無論江南江北都送你一路回家。

春天一派明媚怡人的景色,素為詩家所吟詠。而以春色來比喻相思之情,卻是王維出人意料的創造。

不管是浩蕩的春風,一碧連天的芳草,漫山遍野的繁花,統統化作了詩人的思念之情,在大江南北一直伴隨著友人遠去,氣魄何等的大,感情何等的渾厚豐富啊!

說是「惟有」,其實是「盡有」,春色無邊,相思亦無邊,以春色喻離情,頗有盛唐氣象,而一掃通常哀哀切切的兒女之態。

哀而不傷的風格,清新俊逸,再加以流暢的語調,給人一種富於活力和希望的感覺,也只有大唐的氣度孕育出這樣的胸懷的唐人胸襟,令人生心佩服。

【11】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王昌齡【送柴侍禦】

前有李白送王昌齡到龍標,後面王昌齡在龍標送柴侍禦前往武岡,詩人寫下這首詩為他送行。

王昌齡在龍標生活過一段時間,感同身受的知道在這偏僻之地生活之艱辛,他透過樂觀開朗的詩詞來減輕柴侍禦的離愁。而實際上自己卻是十分傷感。

這種「道是無晴卻有晴」的抒情手法。更能表達出詩人濃濃的離愁。

沅江四處水路相通連線著武岡,送你離開沒有感到悲傷。

兩地的青山同承雲朵蔭蔽、雨露潤澤,同頂一輪明月又何曾身處兩地呢?

讀者可以感到詩人未必沒有「離傷」,但是為了寬慰友人,也只有將「離傷」強壓心底,不讓自己的「離傷」感染對方。

更可能是對方已經表現出「離傷」之情,才使得工於用意、善於言情的詩人用樂觀開朗又深情婉轉的語言,以減輕對方的離愁。這是更體貼、更感人的友情。

正是如此,「送君不覺有離傷」,更能讓人感到無比的親切和難得的深情,這而這種情誼也是別後相思的種子。

又何況那青山雲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一面是對朋友的寬慰,另一面已將深摯不渝的友情和別後的思念,滲透在字裏行間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妥, 聯系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