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下跪磕頭是華夏傳統禮儀嗎?古人跪坐,起立才是重禮

2024-02-12國風

在今天國人的日常生活中,下跪已基本完全消失,但中國新年期間除外——因為很多地方在拜年時,仍然有下跪磕頭的風俗。有的地區是自己家中對長輩下跪,有的地區則是挨家挨戶下跪。而這也導致每次過年,網上都會有相關的爭議:一派認為這麽拜年既不便又不雅,顯得落後,應該廢除;另一派則認為這是華夏傳統禮儀,應該得到弘揚和保留。

其實這一類地方風俗,到底該保留還是該廢除,應該取決於當地人的態度,並不需要遠方的網民來為之爭論。但是要說「下跪磕頭是華夏傳統文化」,那實在是天大的誤會:實際上我們今天熟悉的三跪九叩,並非漢人傳統禮儀,反而是典型的「胡禮」,是遼金元時期從草原傳入,並最終在清代定型。

席居時代的重禮是避席禮

而中國上古只有拜禮,拜強調的是手部動作,很多拜禮頭是懸空的,並不需要觸地。且拜禮根源於席居,是跪坐時代非常普通的禮儀,並沒有太強的尊卑差異。眾所周知,中國人從商周到漢唐,都是跪坐在席子上的。這一習慣直到現在還保留於日韓和東南亞多國,不過在這些國家如今也是多見於農村,少見於城市了。而中國則是從唐末宋初開始,就改席為凳,從席居時代進入了高腳家具時代。

而席居時代的坐姿,就是小腿及地,臀部放於腳踝處,所謂席地而坐就是如此。現代人類學家發現,跪坐跟坐在椅子上相比,肌肉的活躍度要高出5-10倍,對腰和背都有好處,是一種很健康的坐姿。但這種坐姿久了容易小腿酸麻,於是古人就發明了支踵——放於臀部下的獨腿小凳子,外觀上仍是跪坐,但膝蓋和腳踝會輕松很多。

這種坐姿在今人看來就是下跪,是一種尊卑感很強的重禮。然而在古人看來卻只是在端坐休息,並沒有任何行禮的意思。而當古人已經坐好,又要向客人致禮時,會就著跪坐的姿勢行揖禮——這就是跪拜了。正因如此,跪拜在古人看來是較普通的輕禮,就是坐著彎了一下腰。比如範雎遊說秦昭王時,文獻記載昭王「跪而請」。而遊說結束後,則是「範雎再拜,秦王亦再拜」——與之相反,古人表示尊敬的重禮,居然是起立離座站直,稱之為「避席禮」。

古人認為下跪是休息,跪拜是輕禮,起立才是重禮,關鍵就在於動作振幅:現代人休息時習慣坐凳子椅子,起立只是起身的第一個動作,既常見振幅又小,自然會被作為輕禮;而從坐凳子轉為下拜,要先起立,然後跪下,最後行拜禮。動作劇烈振幅很大,自然會被視作重禮。而古人休息時本來就是跪坐的,下跪只是坐下或起身時的第一個動作,振幅很小且很日常。下拜也只是坐著的時候,順勢彎下腰擡個手,也不是大動作,不給人以強烈的尊卑感。反倒是起身離座,動作很大而且刻意,是非常隆重的禮儀。

所以我們看周代到漢代,君臣互拜是很常見的,因為本來就是日常禮儀,跟現代人坐著互相鞠躬差不多。君王在封臣民為高官時,甚至要先行拜禮,然後由臣民回拜,這就是「拜將」「拜相」的由來——「漢制,皇帝為丞相起」,實際上人家享受的不僅是君主的拜禮,還有更隆重的起立。而且拜禮最多只能行兩遍,也就是所謂的「再拜」。超過兩遍要麽是祭天,要麽就是求饒的死囚,不屬於正常人之間的禮儀了。

跪拜改成站著鞠躬作揖

故而唐末宋初改席為凳後,漢人日常就廢除了跪禮——因為坐於席上時,跪拜只相當於彎腰作了個揖。所以席坐廢除後,跪拜就自然改成了站著鞠躬作揖。宋代常朝時,官員就不向皇帝下跪,而是作揖。我們看各種宋代筆記、小說,也到處是「唱喏」「叉手」「萬福」,沒有向尊者跪拜的。【宋史紀事本末】裏,文天祥見了元丞相,長揖不拜,還說:「南之揖,北之跪,予南人行南禮,可贅跪乎?」文天祥所謂的南北,其實就是漢與蒙元之分了。

蒙古流行跪禮

蒙古流行跪禮,跪的適應範圍廣:見面跪,領命跪,道謝跪。後來窩闊台登基,耶律楚材還將跪禮正式寫入典章。元朝入主中原後,就把跪拜禮帶了過來。元人姚燧的【牧庵集】記載:「方奏,太史臣皆列跪。」 這一禮儀,與元朝將君臣視為主奴關系的觀念也十分合拍。然而這一習俗影響到的主要是北方地區。元朝成書的【事林廣記】在介紹跪禮時提到,「南方不行此禮,所以要印書發揚」,可見元朝時華南就已經很少見到跪拜了。

而元朝的跪禮也不是蒙古人首創,當是繼承自遼金。【松漠紀聞】記載契丹人的跪拜禮:「契丹男女拜皆同,其一足跪,一足著地,以手動為節,數止於三。」【三朝北盟會編】卷三記載了女真族跪拜禮:「其禮則拱手退身為喏,跪右膝,蹲左膝著地,拱手搖肘,動止於三為拜。」

到了明代,朱元璋多次下令禁止行跪拜禮,恢復傳統漢族揖禮。【明實錄】載「軍民行禮尚循胡俗,飲宴行酒多以跪拜為禮...…乃命省臣及禮部官定為儀式,其余一切胡禮,悉禁勿用」。明代皇帝出行時,官員也是行揖禮,不需要跪拜。很多古畫裏,明朝帝室出巡的時候民眾都可跪可不跪。

滿清入主中原後,跪拜禮又被恢復。滿洲人作為女真人的一支,保留了遼金以來的胡人跪禮,並泛濫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比如首次發明了三跪九叩,用來作為臣子見皇帝的大禮。清代百姓見官員須先行跪拜、下級官員晉見級別相差較大的上級時要行跪拜禮等等。這種禮儀以北京為核心向四周擴散,而在南方地區影響相對較小。而且古代的拜禮,是左手壓右手,然後頭放在手上。而清代的磕頭是兩手支在兩邊,頭在中間往地上磕。

晚清民國時期轉譯家包天笑,就在【青州府往事】中記載了這種差異:「青州府中學堂後,有一事,覺得很難忍受。便是學生見了老師,必定要‘請安’。所謂請安者,就是屈一膝以施敬禮,那個風氣,是滿洲入關帶進來的,在北方是盛行的,而且他們已習慣成自然,見了尊長,必須如此。即使一天見幾回,便請幾回的安,在路上遇見,亦當街請安。可是我們南方人,實在覺得不慣。我一到學堂,便想改革此風。一則,像那種屈膝請安,不免帶有奴性。」

今天北方點狀分布的跪禮,核心動作仍然與遼金跪禮還有滿清「請安禮」非常接近,尤其是那個按膝蓋的動作。而在傳統保留較好的華南,並不存在向活人磕頭的禮儀,上墳和家祭也較少下跪或磕頭。

嚴禁向活人磕頭

我老家在長江中遊,傳統禮節就是嚴禁向活人磕頭,跪下磕頭只能用於葬禮和祭神。正因如此,向長輩下跪磕頭在我老家是嚴禁的,因為這個動作等同於在咒人去世。家祭也是從不磕頭的,燒紙就好。上墳更是不管輩分和性別,全部只站立抱拳,向墓碑鞠躬三次——畢竟長江中遊那破天氣,墳山上永遠是泥雪。

而即使在我老家的葬禮上,也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磕頭:壽器要在堂屋停放三天,壽器前擺上遺像、香燭,堂屋門口放一個草垛。來哀悼的親朋,進了堂屋就在草垛前停下,長輩、平輩、好友在此抱拳三鞠躬;晚輩則在草垛上跪下,然後對著遺像抱拳三鞠躬,這個動作我老家就稱為「磕頭」——然而實際上頭就沒有動。

辛亥革命後,滿清跪禮被廢止,它表達的下跪者自我示卑之意消失,而表達尊重與禮敬之意的內涵,被北方部份地區保留了下來。如今這已成為一種風俗,並沒有什麽主奴尊卑,這是事實。但其並非華夏古禮,也是事實。如果按照漢族傳統,行禮者既然是跪拜,那受禮者就應該跪坐在席子上,最好是也要答拜;如果受禮者是坐椅子,則行禮者就應該站著作揖,斷無行禮者跪拜而受禮者坐椅子的道理。

•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南海墨

責編 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