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什麽是高仿紫砂壺?高仿的宜興紫砂壺有收藏價值嗎?

2024-04-01國風

紫砂,不論是作為愛好者還是從業者,都能在其中發現其中的玩賞的樂趣。但是市場上紫砂壺亂象也很多,坑多水深。其中一個值得關註的現象,就是高仿紫砂壺的存在。

對於初學紫砂藝術的人來說,無論是師承家傳還是自學成才,都必須經歷"仿制"這一階段。已故的壺藝泰鬥顧景舟就是一個典型例子。20世紀30年代,他應上海古董商郎玉王的聘請,仿制了許多歷代的名作。在這個過程中,他不斷地"反復揣摩,研究分析",最終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藝術學養和鑒賞能力。

同樣,花貨大師蔣蓉在20歲時赴上海學藝,透過仿制古陶,也"大開眼界,增長不少知識,掌握了許多技藝",為未來的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可見,對於初學者來說,"仿制"乃是不可或缺的一個學習階段。透過仿制歷史上的經典名作,不僅能夠提高自身的技藝水平,更能開闊視野,增強鑒賞能力。

只有走過這一步,才能真正進入創新的境界。正如知名工藝美術大師呂堯成所言:"有分析地臨摹一遍,勝過十遍百遍;只照葫蘆畫瓢,很難從臨摹過渡到創新。"因此,對於初學者來說,"仿"並非全然是負面的,而是通向創新的必經之路。

高仿壺並非現代才出現的現象,從紫砂壺誕生以來就一直存在。同在宜興,不同的高手各有所長,一旦某人出了佳作,其他人便會前來模仿。這種相互追慕的做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

比如當時的紫砂巨匠時大彬,他的弟子李仲芳制壺技藝出類拔萃,每有佳作,時大彬都會在壺上鈐刻自己的名字。於是,傳世的明代紫砂器上,時大彬的名字較多,而他的弟子們的作品卻很少見。

【溫馨提示】配圖為手工紫砂壺,可入手鑒賞!

又如明代另一位制壺名家陳信卿,有時會將弟子的作品略加修改,然後印上自己的名字,以此來提高作品的價值。

直到民國時期,一些高手開始專門仿制明清時期的名家作品。為追求極高的逼真度,他們的技藝也不斷精進,部份"高仿壺"最終成為藏家們爭相追捧的精品。

可以說,高仿壺既有負面影響,也蘊含著積極意義。其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高仿壺很容易誤導消費者,給他們帶來經濟損失。但另一方面,高仿的過程也促進了藝術的發展。透過仿制經典,藝人不僅提高了自身的技藝水平,還開闊了視野,為未來的創新奠定了基礎。

臨摹一遍,勝過自己做十遍百遍。紫砂藝人透過高仿,也正是在進行這種"學習性臨摹。他們在追求逼真度的過程中,不斷研究分析前人的技藝,這種學習方式無疑更有利於創新。

因此,我認為,高仿壺現象並非完全負面。作為一種學習和創新的方式,它在紫砂藝術的發展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關鍵在於,高仿壺的銷售應該有明確的標識,避免對消費者造成誤導。只有在這個基礎上,高仿壺的積極作用才能真正發揮出來。

盡管高仿壺本身並非全然負面,但紫砂壺市場上也存在一些低端高仿壺,很多都是加蓋名家大師的印章,甚至很多都是"化工壺。

對於熱愛紫砂藝術的收藏者來說,如何鑒別高仿壺,這裏也給出了幾點建議:

1. 確保是真正的高仿,而非低仿、粗仿,更不能是脫離原作的隨意編造。

2. 仿品畢竟是仿品,價格應遠低於真品,絕不能高於真品。

3. 收藏高仿壺要適度適量,過多會影響藏品整體品質,過分投入也會降低收藏標準。

4. 切記不要鼓勵侵犯原創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應尊重智慧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