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萬俟詠5首巔峰詞: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裏燈,此時無限情

2024-09-13國風

來源:河邊的小花

萬俟(mò qí)詠,字雅言,自號詞隱或大梁詞隱,是北宋晚期至南宋初期的著名詞人。他以詩賦在哲宗元佑時期現已小有名氣。萬俟詠的詞作精通音律,能自創新聲,其詞風學習了柳永,存世詞作共27首。

他曾自編詞集,分為「雅詞」和「側艷」兩體,後來刪去「側艷」一體,再編成集,分為「應制」、「風月脂粉」、「雪月風花」、「脂粉才思」和「雜類」五體。

在本文的五首詩詞中,【長想念·雨】以雨夜的孤寂為布景,經過聲響和現象的描繪,傳達了詞人無盡的煩惱和孑立。【長想念·山驛】則以山驛為舞台,經過天然現象與人的情感的交融,抒發了對離愁別緒的殷切感觸。

【訴衷情·送春】描繪了春天的誇姣與活力,一起表達了對春天行將離去的不舍和對遠方友人的思念。【昭君怨·春到南樓雪盡】經過春日現象的細膩描繪,展示了對故鄉的殷切眷戀。而【木蘭花慢·恨鶯花漸老】則是對春天現象的描繪和對時刻消逝的感嘆,體現了對生命時間短和誇姣事物易逝的殷切感悟。

01 【長想念·雨】

一聲聲,一更更。

窗外芭蕉窗裏燈,此刻無限情。

夢難成,恨難平。

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

上片經過描繪雨夜的聲響和現象,渲染出一種孤寂的氣氛。「一聲聲,一更更」,這兩句描繪了夜雨不斷滴落的聲響和更鼓的報時聲,這種重復的聲響,增強了夜晚的靜寂和綿長,也暗示了詞人難以入眠的心境。

「窗外芭蕉窗裏燈」,外面的芭蕉在雨中滴答作響,屋內的燈光卻顯得孑立無助,這種內外比照的描繪,進一步突出了詞人的孑立與惆悵。「此刻無限情」,這句點明了詞人的愛情,此刻此刻,他的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情感和思緒。

下片直接抒發了詞人的愁悶心境。「夢難成,恨難平」,這兩句直白地表達了詞人的困境,夢難以成真,心中的怨恨和煩惱也難以停息。

「不道愁人不喜聽」,這句意思是說,雨聲好像不理解愁悶的人不願意聽到它,卻仍然不停地滴落。「空階滴到明」,最終一句描繪了雨滴在空蕩的台階上滴答到天明的現象,這不僅體現了時刻的消逝,更是詞人整夜未眠、滿懷煩惱的真實寫照。

這首詞以雨夜為布景,經過細膩的現象描繪和生動的聲響描寫,傳達了詞人心裏深處的孑立和煩惱。雨聲和更鼓聲交錯在一起,芭蕉和燈光的比照,都營造出一種靜寂而又寂寥的氣氛,使讀者仿佛置身於一個孑立無助的雨夜,感觸到詞人心裏的無法和痛苦。

詞中「夢難成,恨難平」,直白卻深入地提醒了詞人的心境,而「空階滴到明」一句,更是將這種愁悶的情感推向了高潮,體現出一種無盡的等待和無法的失望。整首詞經過對雨夜現象的細膩描繪,將詞人心裏深處的孑立、愁悶、無法酣暢淋漓地展示在讀者面前,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長想念·雨】在言語上簡練明了,通俗易懂,但卻極富體現力。詞人善於經過具體的現象描繪來傳達心裏的情感,如「芭蕉」、「燈」、「空階」等意象,都很有畫面感和標誌意義,增強了詞的藝術感染力。

02 【長想念·山驛】

短長亭,古今情。

樓外涼蟾一暈生,雨餘秋更清。

暮雲平,暮山橫。

幾葉秋聲和雁聲,行人不要聽。

起句「短長亭,古今情。」 短長亭作為古時道路旁供行人歇息的地方,常被用作離別與想念的標誌。詞人以此開篇,既實指眼前的山驛,又寓含了自古以來人們在此地分別的共同情感體會,巧妙地將空間與時刻交融,營造出一種跨越時空的共鳴。

「樓外涼蟾一暈生,雨餘秋更清。」 「涼蟾」指的是清涼的月亮,這兒用「一暈生」形容月光的柔和與朦朧之美,雨後的秋夜顯得分外新鮮。這兩句經過天然現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靜寂而略帶涼意的氣氛,暗示了詞人心裏的孤寂與清涼。

「暮雲平,暮山橫。」 暮色中的雲層鋪展,遠山橫亙,畫面開闊而深遠,進一步加強了場景的蒼茫感,也對映出詞人心境的寥廓與沈重。

「幾葉秋聲和雁聲,行人不要聽。」 最終兩句點出了全詞的主旨,秋風吹動落葉的聲響與空中南飛雁陣的鳴叫聲交錯在一起,構成了淒涼的秋聲。詞人說「行人不要聽」,實則是自己無法回避這些牽動心緒的聲響,表達了對離愁別緒的殷切感觸以及對過往的無限懷想,一起也流露出一種逃避實際、不願面臨離別痛苦的雜亂心境。

整首詞經過簡練而富有標誌意義的言語,將山驛的天然景觀與詞人的心裏境感緊密結合,既有對天然美的細膩捕捉,又有對人生悲歡離合的深入體悟,展示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敏感與多情,以及對過往與未來的無限思索。

03 【訴衷情·送春】

一鞭清曉喜還家。宿醉困流霞。

夜來小雨新霽,雙燕舞風斜。

山不盡,水無涯。望中賒。

送春味道,念遠情懷,分付楊花。

「一鞭清曉喜還家」,詞的開篇描繪了一幅清晨歸家的畫面,騎著馬,揮鞭在清晨的路上,心中充滿了喜悅。這兒的「喜還家」不僅僅是回家的歡欣,更帶有一種歸屬感和滿足感。

「宿醉困流霞」,前一晚的宴飲使得詞人帶有宿醉未消的疲倦,「流霞」是一種美酒,這兒用來形容酒醉後的感覺,詩人處於一種醉意朦朧的狀況。

「夜來小雨新霽,雙燕舞風斜。」夜晚的小雨剛剛停歇,清晨的空氣中充滿了新鮮,成雙的燕子在風中斜舞,展示了一幅生動的春景圖。這幾句不僅描繪了環境的美麗,也暗示了春天的活力與活力。

「山不盡,水無涯。」這兩句描繪了詞人眼中的山水風光,山無盡頭,水無邊際,體現了一種寬廣無邊的感覺。這種現象也標誌著詞人心中無盡的思緒和情感。

「望中賒」,在遠望中,山水顯得悠遠而含糊,帶有一種遙不行及的感覺。這種含糊感也反映了詞人對春天行將離去的無法與惆悵。

「送春味道,念遠情懷,分付楊花。:這兒直接點出了全詞的主旨。春天行將離去,詞人送別春天時心中充滿了雜亂的味道,一起也思念著遠方的友人。「分付楊花」則是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楊花上,標誌著把自己的思念和感傷托付給春天的楊花,隨風飄遠。

這首詞經過描繪清晨歸家的情景和春日的景色,表達了對春天行將離去的不舍和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上片寫景,以清晨的歸家、宿醉未消的疲倦和夜雨初霽後的燕舞來體現春天的誇姣和活力。下片抒發,經過對山水無盡的描繪和送別春天的雜亂情感,抒發了詞人心裏深處的惆悵和對遠方友人的思念。全詞言語新鮮流暢,情感真誠動人,展示了萬俟詠細膩的情感和對天然現象的細致描繪。

04 【昭君怨·春到南樓雪盡】

春到南樓雪盡。驚擾燈期花信。

小雨一番寒。倚闌幹。

莫把欄幹頻倚。一望幾重煙水。

何處是京華。暮雲遮。

首句「春到南樓雪盡」 直接點明季節轉化,冬去春來,南樓周圍的積雪現已融化殆盡,預示著新生活的開始。這一句簡練明快,奠定了全詞由冬入春的布景,寓意著時刻的流通和天然界的改變。

「驚擾燈期花信」 ,「燈期」通常指元宵節期間的燈光之夜,「花信」則指花開的時令。此句用擬人手法,言春天的到來好像驚醒了元宵的燈光和花期的音訊,既體現了春天活力勃勃的氣息,又隱含了韶光倉促、節日氣氛已過的淡淡哀愁。

「小雨一番寒,倚闌幹」 ,轉而寫到春雨帶來的一絲寒意,主人公憑欄遠望,這一動作透露出其心裏世界的孤寂與憂思。雨後的寒意與倚欄的動作相結合,營造出一種靜寂而又略帶傷感的氣氛。

下闋「莫把欄幹頻倚」 ,主人公仿佛在自我勸解,不要總是依靠在欄桿上瞭望,這反映出一種對遠方的無盡思念與巴望,一起又帶有幾分無法與自抑。

「一望幾重煙水」 描繪了遠望中的現象,重重煙霧與水汽隔斷了視線,標誌著歸途的悠遠與不行見,增強了空間上的隔絕感,深化了離愁別緒。

結句「何處是京華。暮雲遮」 ,以暮雲遮蔽遠方,隱喻了京華(即京城)的遙不行及。此句不僅是視覺上的描繪,更是心靈上的感慨,表達了詞人對京城的深深思念和對歸期不決的無法之情。

全詞經過對春日現象的細膩描繪與主人公情感的奇妙改變,展示了詞人心裏的細膩情感與對故鄉的殷切眷戀,一起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對於宦途、歸宿的普遍考慮與感慨。

05 【木蘭花慢·恨鶯花漸老】

恨鶯花漸老,但芳草、綠汀洲。

縱岫壁千尋,榆錢萬疊,難買春留。

梅花向來始別,又倉促、結子滿枝頭。

門外垂楊岸側,畫橋誰系蘭舟。

悠悠。歲月如流。嘆水覆、杳難收。

憑畫闌,往往昂首舉眼,都是春愁。

春風晚來更惡,怕飛紅、拍絮入書樓。

雙燕歸來問我,怎生不上簾鉤。

詞的上片集中描繪了春天的現象,以及花草雕零帶來的傷感。

「恨鶯花漸老,但芳草、綠汀洲。」這兒的「恨」字表明了作者對春天行將離去的悵惘和無法。「鶯花漸老」點明了春天的闌珊,而「芳草、綠汀洲」則是春天留給人們最終的一點綠色,帶著淡淡的憂愁。

「縱岫壁千尋,榆錢萬疊,難買春留。」縱使山巒千仞高,榆錢(榆樹的果實,標誌春天的到來)萬重,也難以留住行將消逝的春天。這兒用誇大的手法強調了韶光不行逆轉的殘酷實際。

「梅花向來始別,又倉促、結子滿枝頭。」梅花剛剛雕謝,倉促之間現已結滿了果實。梅花的快速改變標誌著韶光的飛逝,使人感到生命的時間短和無常。

「門外垂楊岸側,畫橋誰系蘭舟。」門外垂柳依依,岸邊畫橋橫跨,但是卻沒有人系舟停留。這一現象帶有孤寂之感,暗示了作者心裏的寂寥和對誇姣事物的追憶。

詞的下片轉向對時刻消逝的嘆息,以及對未來的無法。

「悠悠。歲月如流。嘆水覆、杳難收。」歲月悠悠消逝,好像流水一去不返。這兒的「嘆」字再次體現了作者的無法與惆悵。

「憑畫闌,往往昂首舉眼,都是春愁。」靠在畫欄邊,昂首望去,眼前滿是春天帶來的煩惱。無論往哪看,都是對春天逝去的感傷。

「春風晚來更惡,怕飛紅、拍絮入書樓。」春天的晚風愈加淒厲,怕那些落花飛絮飄進書樓,擾亂思緒。這一細節描繪體現了作者對春天殘留現象的厭惡和避忌。

「雙燕歸來問我,怎生不上簾鉤。」一對燕子歸來,好像在問作者為什麽不把簾鉤掛起。這兒的雙燕標誌了春天的來去自如,而簾鉤未掛則暗示了作者對春天逝去的不舍與無法。

這首詞經過對春天現象的描繪和對時刻消逝的感嘆,體現了作者對生命時間短和誇姣事物易逝的殷切感悟。詞中的現象描繪細膩逼真,情感真誠動人,言語美麗宛轉,意境深遠,是一首愛情真誠、藝術價值很高的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