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漫談—— 憨山德清禪師

2024-03-05國風

明末憨山德清禪師畫像

憨山德清禪師(1546年11月15日-1623年1月15日),俗姓蔡,字澄印,號憨山,法號德清,謚號弘覺禪師,金陵府(今安徽省)全椒縣人。明朝佛教禪宗(臨濟宗)門下,其佛學思想融合了儒釋道三家的精髓,重修振興了南華寺,被稱為「曹溪」(中國禪宗祖庭)中興祖師。圓寂後留有肉身舍利(法相),現供奉於廣東南華寺內。

憨山德清禪師書法作品圖片

憨山德清禪師,其父是蔡彥高,其母洪氏(虔誠的佛教徒)。九歲時,能背誦【普門品】。十二歲,辭親入報恩寺誦習經教,用四個月把【法華經】參通悟透,兼習儒學及古文詩賦,並博通內外黃老之學。十九歲,悟通了「法界圓融無盡」的宗旨,在報恩寺出家,受具足戒。

憨山德清禪師全身舍利圖片

後北遊參學,至北京、山西五台山、嵩山、洛陽、山西蒲州等地。1573年,返回五台山,居北台之龍門,專事參禪,見憨山奇秀,乃取「憨山」為號。1574年,與妙峰禪師結冬於蒲阪(今山西永濟縣),作偈曰:「死生晝夜,水流花謝,今日乃知,鼻孔向下。」後坐禪聽溪水之聲,忽立定,光明如大圓鏡,山河大地影現其中。待覺醒時,身心湛然,了不可得。當下體證自性的無分別智。並寫下一首偈子:「瞥然(piē rán)一念狂心歇,內外根塵俱洞徹;翻身觸破大虛空,永珍森羅徒死滅。」

南華寺內供奉的高僧真身舍利圖片

1576年,憨山大師忽有「一字不識」之悟境,至此以後,默坐卻觀如出入息,住山行腳皆夢中事,其樂不可言喻。後刺破自己的手指,用鮮血來抄寫【華嚴經】。憨山大師曾經夢見自己登上了彌勒樓閣,聽彌勒佛說法:「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凈,染有生死,凈無諸佛。」

憨山德清禪師真身舍利百年前的老照片

1581年,神宗慈聖太後派人至五台山設「祈儲道場」,並修造舍利塔。他以「方外臣子」自居,積極參與世俗社會活動,和妙峰禪師共建無遮會為道場回向。越年在山講【華嚴玄談】,聽眾近萬人。

1583年,德清禪師赴東海牢山(山東嶗山)那羅延窟結廬安居,期間作【山居詩】一首:「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但見冰消澗底,不知春上花枝。」黃太後遂賜(原因:1581年憨山大師設「祈儲道場」,次年皇宮果然增添皇儲)內帑三千金為其建寺,憨山大師推辭不果,只好建議用此金施苦賑災,並讓使者持賑籍還報。

北京雲居山靜琬法師塔

1586年,籌建「海印寺」安置神宗印刷大藏經一部。1592年,於石經山,撰【復涿州石經山琬公塔院記】。1595年,被捕下獄,以私創寺院罪名充軍去廣東雷州,適逢雷州旱荒,他發動群眾掩埋並建濟度道場,以罪犯服裝登座為眾說法,並立下弘經之願。

禪宗祖庭曹溪南華門匾寺圖片

1600秋,南韶長官祝公請他入駐廣東韶州「曹溪南華寺」[因禪宗六祖慧能在曹溪寶林寺演法而得名]。他見到了衰敗已久的禪宗祖庭,便開展了一系列改革舉措:清理寺產,選僧受戒,設立僧學,訂立清規,歷經一年,有勃然中興之勢,被尊為曹溪中興祖師。

曹溪祖庭圖片

其禪學觀: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外無法,心外無事,除此一心,無片事可得。只要一念頓歇妄念,就能徹見自心,清凈本然了無一物,這就叫悟。所謂事法,只是識所變現,識只是心迷而有,已經失去真如之名,推究自心,則了無可得之處。無需修行,「江光水色,鳥語潮音,皆演般若實相;晨鐘暮鼓,送往迎來,皆空生晏坐石室見法身時也。」「所讀之般若,又豈有文言字句,寄於齒頰之端耶?」

明代憨山大師行書【六言偈語條幅】(兩邊為梁啟超鑒賞款) 現藏於台灣何創時書法藝術館

他推崇「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他說:「今所念之佛,即自性彌陀,所求凈土,即唯心極樂。諸人茍能念念不忘,心心彌陀出現,步步極樂家邦,又何以遠企於十萬億國之外,別有凈土可歸耶?」

憨山德清禪師對於具體修行方法弘傳的是「念佛三昧」(念佛的功德,念佛的莊嚴,念佛的名號,正念於佛達到了如入禪定),專念「阿彌陀佛」(受漢傳佛教的凈土宗影響)名號。「只是心心不忘佛號,即此便是話頭。」

憨山德清禪師作品

他主張三教(儒釋道)融合,提出而「三者之要在一心」,以「一心」作為溝通三教的主線,強調「三教聖人,本來一理」,「為學有三要,所謂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莊】,不能忘世;不參禪,不能出世。」並為此撰寫著作【觀老莊影響論】,其根本目的,在於透過儒道思想詮釋佛學的真正所涵,從而使佛教之現世價值得以彰顯。

其留世行書作品如【 懷凈土詩帖】,比較知名的是憨山大師的行書【六言偈語條幅】:「一念忘緣寂寂,孤明獨照惺惺。看破空中閃電,非同日下飛螢。」

憨山德清行草書卷(局部),廣東省博物館藏

1603年,因受牽連再次被捕下獄,被遣還雷州。這期間曾渡海遊海南島,訪蘇東坡故居,作【瓊海探奇記】。

1606年8月,明廷大赦,德清於是再回曹溪主持復修寺院事務。後因為重修南華寺大殿,他自往端州采運大木。守舊僧強烈反對他的改革,挾嫌誣他私用凈財,訟於按察院,他船居芙蓉江上二年待訊,大病幾死。後雖真相大白,他卻堅決辭去曹溪的住持,至「廣州長春庵」,為眾講經。

憨山德清禪師禪語:一切法悉如夢境!

1613年,他從廣州至衡陽,居靈湖萬聖寺。緇素又在寺旁為他建成「曇華精舍」。他在衡陽寫成了【楞嚴通議】、【法華通議】、【起信論略疏】,並自開講傳法救迷情。

1616年四月,他離湖南,至九江,登廬山,至徑山,為達觀舉行荼毗佛事並撰塔銘。1617年正月,他去「杭州雲棲寺」為袾宏作【蓮池大師塔銘】。同年五月回廬山(今江西九江市)五乳峰法雲寺,為眾開講【法華】、【楞嚴】、【金剛】、【起信】、【唯識】諸經論,專心凈業,並撰成【華嚴經綱要】八十卷。期間作了一首偈子道:但觀一句彌陀佛,念念心中嘗不斷;若能念念最分明,即與彌陀親相見。只想凈土在目前,日用頭頭無缺欠;佛土全收一句中,便是往生異方更。只在了了分明時,不可更起差別見。

憨山德清禪師圓寂日

1622年,德清應韶陽太守張公之請,再入曹溪為眾說戒講經。1623年10月向大眾說道:「老僧世緣將盡矣!」有僧請他垂一言,他說:「金口所演,尚成故紙,我又何為?」後焚香趺坐而逝,世壽七十八,僧臘五十九,諡號「弘覺禪師」,後人為他立塔於南華寺天子崗。

1640年,弟子們將遺骸用海南的栴檀香末,塗在大師身上,在外表看來,好似一層油漆一樣。而用後漆布升座,安放塔院,即今曹溪南華寺內供奉的憨山肉身像。

憨山德清禪師舍利真身圖片

他的著述主要有:【楞伽筆記】、【華嚴綱要】、【楞嚴懸鏡】、【法華擊節】、【楞嚴經、法華經通義】、【起信唯識解】、【觀老、莊影響論】、【道德經解】、【大學、中庸直指】【春秋左氏傳心法】、【夢遊集】若幹卷。

憨山德清禪師紀念堂圖片

明朝末代皇帝崇禎曾為其作【禦贊憨山老和尚法像】雲:「耆老和尚,何等行狀?撐持法門,已作棟梁。受天子之鉗錘,為佛祖之標榜。」

公元2004年,南華禪寺傳正法師主持興建「憨山大師紀念堂」(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下轄和縣綽廟鄉—古渡口蔡淺)。

憨山德清禪師真身像佛龕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