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十四章表面上是在講上古之道,實則揭示了一個殘酷卻時常被我們忽略的道理:人活一世,孑然而來,踽踽而去,想得多了,欲望自然會多;而欲望多了,便會處處受困。所以,聰明人順道而行。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這一章承上啟下,老子再一次重申「道」的形狀和綱紀,也再次向提出「人應當怎樣活著」的思考。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一、 人應當如何而活
人到底應該如何而活?
大概是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不停探討、不停感悟的話題。那麽,老子給了我們怎樣的提示呢?
在第一章中,老子就明確提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可見,「無」和「有」是天地萬物的基本形態。接著老子又說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直接給出了「無」和「有」的定義——同出於「道」,稱之為「玄」,就是深奧的道理。
人處於天地萬物之間。所以,要討論人,同樣離不開「無」和「有」。
(一)人從「無」中來
每個人都是從「無」中而來。這一點,大概沒有幾個人不認可吧?
老子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古人將看不見之物稱為「夷」,聽不見之物稱為「希」,摸不著之物稱為「微」。有了這三種特性,「道」的確是不可描述的。所以將三者合為一體,也就是後面章節中講到「道生一」。一為開始,而道是開始的開始。所以「一」也可以理解為「道」在人間的代名詞。
你看,人的年齡是從一開始,日、月、年輪皆是從一開始,朝代更叠要改元,亦是從一開始。再比如我們常說的「從一而終」「一心一意」等等,跟「一」相關的詞句大多有開元之意,這就是「道」的體現。
可以說, 人是順「道」而生的。那為什麽我們又會偏離「道」呢?
(二)人在「有」中活
因為人出生以後,就從「無」變成了「有」。一旦成了「有」,就有了形態,有了思想,有了比較,也就有了痛苦和快樂的根源。
人本身是個矛盾體,生活於同類之間,又交惡於同類。比如,人天生討厭比自己強的人,但並不討厭比自己強出幾個段位的人。這是因為比較。相近才會比較。但相近也可以相互成就。前者令人痛苦,後者令人快樂。
這就是「有」的麻煩。
所以 老子說:「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
事實上,作為「道」在人間的相,「有」是灰色的,甚至惶惶不明,沒有一個標準的樣子。比如世間萬物各有各的樣子,人亦各有不同,人的想法也是千奇百怪,這些都是「有」,又怎麽能一以概之呢?唯有一點是不可變的,那就是「復歸於無物」。
「無物」是每個人的終極目標:不管道如何變化,最終還是要回歸「無」的狀態;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 從無開始,再從無結束 。既然人「復歸於無物」,那所有的痛苦和快樂也必然「復歸於無物」。所以,快樂也好,痛苦也好,沒有必要糾結。
(三)順道而行
人順道而生,也順道而終。既然沒有人是客製款,那也應該道順而活。人類可以改變基因,卻很難改變人性。人性就是要順應天性、天道。
老子說,道是「 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也就是說,它的形狀恰恰是沒有形狀,它的表象恰恰是沒有表象,但是你說它虛無縹緲吧,它又切實存在,所以老子用了「 惚恍 」這個詞。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這是什麽意思呢?前面老子不是講過「前後相隨」嗎?這前後不是矛盾了嗎?當然不是。從人的視角來說,我們從前面看不見它的前面,從後面看不見它的後面。這才是「道」的真實樣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順道而行,必能到達彼岸。但是很多人卻不得不他人之「道」。比如很多孩子學習才藝,但並不是出於自己喜歡,而是家長喜歡。這些家長很快會發現,孩子的學習進展並不快,甚至遠遠落後於其他孩子,這又何必呢?
所以, 人生本無相,何入他人境。
再比如很多大齡剩男剩女,在適婚年齡忙於事業,當然現在社會競爭激烈,在事業上多花心思並不為過,但也錯過了建立家庭的最佳時間。既然錯過了,就錯過了,可以選擇另一種家庭模式,沒有必要按照別人設定的路去走。當你為了結婚而結婚,就會發現,走進了一個錯誤接著另一個錯誤中。
所以按照自己的「道」前行,沒必要走別人的路。
二、走自己的「道」
雖然「道」給我們指出了應該走的路,但我們為什麽還會偏離呢?
這是因為我們被自己制造出來的幻相所困,迷失了方向。
「道」是很古老的,在天地存在之前就存在了。所以從古人開始,一直在「知古而禦今」。也就是用「常道」來指導人們的言行,這才是「道」的綱紀,是每個人都要遵守的規律。
那麽「常道」是什麽呢?
在第一章中老子就講過,「常道」正是一條變化的路,沒有一定之規,沒有必然之路,才是真正的「道」。
所以,走自己的「道」,順自己的「道」而行,才是那個不變的「常道」。
譯文
看不見之物,叫「夷」;聽不見之物,叫「希」;摸不道之物,叫「微」。這三者的形象無從考究,所以就把它們混為一體。它上面不顯光亮,下面也不顯陰暗,它綿綿不絕因而不可名狀,故而一切的運動都將歸於無物的狀態。所以,道是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實物的形象,稱它為「惚恍」。迎著它,看不見它的前面;跟隨它,又看不見它的後面。
秉持著早已存在的「道」,以駕馭現在的具體事物。能了解宇宙初始的,叫作「道」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