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國畫中殘荷敗葉,有什麽美?

2024-01-06國風

不少人看國畫,聽別人說好,自己嘴上附和著,心裏卻不以為然:殘荷敗葉,有什麽美?

殊不知,這殘荷,這敗葉才是國畫精髓的體現。這裏面究竟有什麽道道,請聽我慢慢道來。

一、國畫是古代文人表達心誌的文化符號

國畫,這一中華文化瑰寶,不僅是藝術的表現,更是古代文人明誌的獨特方式。

古代文人以筆墨為橋梁,以畫作傳遞心聲,與同好結交知音。他們常常以某物為載體,將其賦予深厚的內涵和氣節,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韓滉的牛、鄭板橋的竹,都是他們心誌的象征。他們並非不能畫其他事物,而是選擇專註於這些主題,將自己的精神與之融為一體。

在國畫中,荷是備受文人青睞的題材。

它不僅代表了清廉與正直的品質,更在殘荷敗葉中展現了作者性格的孤傲與清冷。

那荷外的直,荷內的中空,恰如其分地表達了作者高潔的誌向和清廉的氣節。

而殘荷敗葉則寓言了作者性格的孤芳自賞,他們的抱負無人問津,最終獨自雕零,那種落寞與淒美讓人心悸。

這些文人墨客以畫傳情,用畫筆勾勒出心中的世界。每一筆、每一墨,都充滿了情感與思考,成為他們之間互訴心曲、結交知音的媒介。

所以說,國畫不僅是藝術的體現,更是古代文人心靈的寄托與明誌的暗號。

二、殘荷敗葉是極好的國畫題材

國畫註重意境之美,而殘荷敗葉恰好能滿足這種需求。

殘荷敗葉是晚秋的風景,這本身就是一個容易讓人傷感的時節。

晚秋作為一種文化符號,早已深刻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把殘荷敗葉畫在畫上,很容易引發觀者的共鳴。

在寒風中搖曳的殘荷敗葉,似乎在訴說著一段段悲傷的故事,讓觀者感受到歲月的無情和生命的脆弱。這種情感共鳴正是國畫所追求的意境之美。

另外,從造型上看,殘荷敗葉的搭配十分容易出效果。可繁可簡,可曲可直,可柔可剛……不一而足。

這種多樣化的造型方式為畫家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他們可以透過巧妙地運用筆墨,將殘荷敗葉的獨特韻味展現得淋漓盡致。

無論是寫意還是工筆,都能在殘荷敗葉中找到自己的表達方式。稍微一擺弄,就可營造出一幅讓人意想不到且意境深遠的畫作,何樂而不為?

殘荷敗葉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元素,不僅豐富了國畫的內涵,更讓人們在欣賞畫作的同時,領略到生活的美好和自然的神奇。

三、國畫的美不在畫面而在心靈

國畫之美,非止於目,更在於心。無論是其有意境,抑或有韻味,皆是對觀者主觀思想的觸動。

國畫的魅力,不在於畫面之美,而在於它如何影響你的思考,如何觸動你的心靈。每一筆、每一墨,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是對觀者心靈的觸摸。

殘荷敗葉,在畫面中或許並不顯眼,但它們卻是作者情感的載體,是觀者思緒的觸發點。它們的美,不在於形似,而在於意蘊。

每個人看見它們,心中都會有不同的感觸,或沈思、或感懷、或激昂、或寧靜。這種感觸,源於觀者自身的情感與經歷,與畫面並無直接關系。

至於每個人心中所思所感為何,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觀者在觀看國畫時,是否能夠與作者產生共鳴,是否能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只要觀者動了情,那麽作者的創作目的便已達到。因為國畫之美,不在於觀者的評價,而在於觀者自身的感受。它是一種無言的溝通,是一種心靈的觸動,更是一種情感的交流。

這種美,或許難以用言語來形容,但只要你有心去感受,那麽它便無處不在。

綜上所述,國畫中的殘荷敗葉之所以美,是它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直擊了觀者的心靈深處。這種美,是觸達靈魂深處的情愫,是讓人無法忘懷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