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此時的"畫聖"王翚已完成【康熙南巡圖】的繪制,年逾古稀,榮歸故裏。隨著年齡的增長,王翚的山水畫風逐漸呈現統一的局面,將南宗北宗、歷朝歷代的畫風融會貫通。萬楓秋色圖用筆刻露、設色濃重、繁復細致、一絲不茍,是王翚晚年的代表之作。
王翚(1632-1717年),字石谷,號耕煙散人、烏目山人、清暉老人,江蘇常熟人,清初畫家。王翚與王時敏、王鑒、王原祁合稱"四王",又與吳歷、惲壽平合稱"四王吳惲"或"清六家"。王翚出身於繪畫世家,對傳統古畫的鑒賞、臨摹,功力極深。
該素材來源中傳新文創
【萬楓秋色圖】是清初畫家王翚的代表作之一,他借鑒了宋元以來的傳統繪畫技法,並融合了自身的創新理念,使得作品呈現出一派大家風範。畫中楓樹挺拔,枝葉繁茂,色彩從深到淺,從冷到暖,仿佛讓人感受到秋風拂面、紅葉鋪地的美麗景象。王翚以精湛的技藝,透過層次分明的設色和細致的線條處理,將秋天的壯麗景色展現得淋漓盡致。
該素材來源中傳新文創【萬楓秋色圖】局部
在當今數位化快速發展的時代,【萬楓秋色圖】也迎來了新的生機。數位技術的介入,使得這一傳統藝術作品煥發出不同的光彩。透過高畫質掃描和數位打印技術,王翚的畫作得以在保持原有質感和色彩的基礎上,更加精確地還原每一個細節。數位冊頁的推出,不僅讓更多觀眾能夠近距離欣賞到這部傑作,也為藝術品的保護和傳播提供了新的途徑。
該素材來源中傳新文創【萬楓秋色圖】局部
王翚的【萬楓秋色圖】不僅是一幅充滿藝術價值的畫作,更是承載著豐富文化底蘊的傳世佳作。在數位時代的今天,我們可以透過先進的科技手段,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欣賞這部作品。未來,隨著數位技術的不斷發展,相信【萬楓秋色圖】將繼續以其獨特的魅力,感染更多的人,傳遞出中國傳統文化的不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