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第2727篇(散文)【莫悲秋】

2024-09-04國風

有人說,處暑後,那是由熱轉涼,也是一場場雨落,一場場涼。在想,或許如此吧。

至少,這幾日的清晨,確實是感受到寒涼的滋味。 而這一股獨有的寒涼,似乎也在無聲地告訴著自己,白露將至。

您瞧,這秋天的天空湛藍如洗,偶爾飄過幾朵潔白的雲彩,宛如藝術家的畫布,一幅美麗的風景。這個時候,那一片片樹葉,在秋風中翩翩起舞,像是一群翩翩起舞的精靈,散發著迷人的色彩。田野裏金黃的稻谷隨風搖曳宛如金色的海洋令人陶醉。

秋已漸深,秋風己起。那些曾經綠色的樹葉即將完成它的使命,或黃或枯,紛紛告別枝椏,飄飄灑灑落到地面。人們仿佛同情這落葉的遭遇,即使塞滿人行道,也是盡量選擇避讓,舍不得踩疼它們。迫不得已的打掃,也是輕輕、緩緩把它們歸攏到樹根底下,交還給大地。

翻開浩瀚的中國古代的詩歌表現秋的詩詞裏,離愁別恨占有很大比重。如「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木落雁難度,北風江山寒」。到唐宋以後家國情懷也占了很大篇章,如李白的【子夜秋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範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更有許多意境高遠的佳作,如「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一年好景須謹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其實,我本人是非常欣賞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我想,詩人筆下的「空山」其實不空,人來人往,繁茂的樹木掩蓋了行人的蹤跡,王維的空山其實就在他的心裏。人的心一旦純凈了,世就擁有了大的境界。

看秋葉飄零,綠肥紅瘦之後,便是簡單與唯美的風景,透明的世界,讓我們內心明了,秋風舞秋葉,只是秋天最美的風景。人生處處逢歸路,傷春悲秋,實在不必。活好眼前,清風自來。從哪裏來,就往哪裏去。你是誰,就會遇見誰。日子,寡從淡、清貧;一天四部曲,吃飯、睡覺、看書、遊走,變奏進行著,心如止水,卻還是會面臨風雨。

一個人,只要心懷一個「靜」字,安下心看看身邊的事物,不經意的一個瞬間,那都可以凝固成一幅動人的畫卷。只有內心安寧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只有對待生活淡然灑脫,才能不被當下的紛擾所困,活得坦坦蕩蕩,清清白白。

黃巢在【不第後賦菊】中曰: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誰說秋天的菊花只是緬懷,菊花開後,還可以收獲奔騰的詩情。花無言,卻是英雄的鎧甲。頑強的生命在黃巢的詩裏,無所不至的豪情在菊香沖天的秋月。

在秋的蕭瑟中,人們收獲了生命最頑強的樣子。收拾心情,歲月從不敗給認真生活的人,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會有盎然的生機。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這是蘇軾在【贈劉景文】一詩中所雲。又有誰能說殘荷只是頹敗和蒼涼,荷花落盡時,也正是豐收之時。

任何一個人,若總受煩心事困擾,眼中所見也多是殘花敗柳。若心胸開闊的人,滿眼所見便是稻谷滿倉,果滿枝頭。因為,豁達樂觀之人,眼中總有收獲時的欣喜和感恩。人的一生就像輪回的四季,起起伏伏是人生常態。相信所有的努力都會有結果,所有的付出都會有收獲。

活在當下,放眼未來,勸君無事莫悲秋。當我們面對一片落葉,就把它當一片葉子吧。靜靜的欣賞金色陽光下落葉的美,盡情放飛我們的詩情便是。

所以說, 莫讓悲秋常作客,人生苦短,哪裏還有時間訴悲腸。多一分歡喜,便多一分值得。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想得開,放得下,才能笑看人生……

如此,莫悲秋。秋天只不過是一個季節的代名詞而已,人活著,關鍵在於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對生命深刻領悟後的淡然與從容……

一一寫於2024年9月3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