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最後儀式——葬禮上,我們聚集在一起,緬懷逝去的親人。但有時,在這嚴肅的場合中,我們會發現人們在吃席的時候有說有笑。這可能會讓人感到困惑:為什麽在這樣的時刻,人們還能笑出聲來?
網友的評論區說得太現實了
人家身家幾十億我不羨慕,這種真的狠狠羨慕了。
長命百歲,無疾而終,家人在旁,了無牽掛。
修了幾世的福氣啊。
在古代縣令是會來喝杯酒吃幾口菜,送點米面送點糕點,如果當時皇帝五十歲以上,可能還會寫個折子給上官上面有可能幫忙遞到皇帝那沾沾喜氣。
我奶奶其實也是,89歲生日當天走的,當時真的沒有很難受,因為老太太是壽終正寢,我也是比較有心靈感應,請假跑回去讓老太太看了最後一眼,但是下葬的時候是真的難受,哭不行了。
喜喪一向有偷碗的習俗,我們這邊辦喜喪都要專門準備印福祿壽喜的紅碗給賓客的,沾沾福氣。
我爺爺今年98了,能走能自己動,今年上半年不小心摔斷了髖骨,動了手術,才兩個月又能下地到處溜達了,還不用促拐,請個保姆做飯就是。不操心。
你爺爺真是太有福了。我年輕時覺得轟轟烈烈的生應該是人類的最高追求,可見多了幾次生死後,才領悟到,安詳的死才是人作為生物最終的追求。
最好是身體有老毛病但還不用去住院插管,後事提前安排明白了,借著節日啥的想見的家人都見了,躺著的時候想想這輩子沒啥遺憾的,完事溘然長逝,第二天等人收拾,不給別人添麻煩自己也不遭罪。
沒啥問題,最恨的就是那種,人活著的時候不見孝順,人死了反而哭的比誰都上緊。說難聽點:裝什麽孝子賢孫呢?
我老公外婆104歲去世和這也差不多,就是可惜最後幾年輾轉幾個子女家輪流贍養折騰了一下,無病無災最後就躺了兩三個月。
我媽的奶奶是103歲過世,在10月7號的深夜睡夢中過世的,當天吃完晚飯後她還能走出門口送曾孫們去上學,一點征兆都沒有,悄悄的就走了。我媽無數次說她是個好奶奶。
我公公的後事很多也都是我媽堂哥幫忙處理的,買東西,找處理這些事的人,招待客人,我媽他們那時候根本沒有什麽精神。
有老喜喪一說,生死有輪回,並非一去不復返,只要此生功德圓滿,就會有來世,死生亦大事矣。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怕死又有何用,不怕死才有出路,死而後可以生,故而功德圓滿便可重生,死又何以悲傷?
大學同學突發心梗,40歲,上有老下有小,葬禮場面壓抑的喘不過來,當天晚上我都發燒到40度;我自己父親的葬禮親戚朋友過來幫忙操持,吃吃喝喝打打牌,大家都覺得老人到這個年紀早點晚點的事,沒有太多的悲傷,更多的是在經歷。
並不是對逝者的不敬,
而是一種復雜的情感表達。
它讓我們記住,生命是寶貴的,
即使在告別的時刻,
我們也應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面對。
讓我們在笑聲中,找到前進的力量,
繼續我們自己的生活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