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綜藝

【這是我的島】:成長團魂賦能生存敘事,少年們的故事有點酷

2024-04-27綜藝

導讀: 生火、建房、趕海,少年們靠雙手搭起「我的島」。這檔以「海島生存」為名的挑戰,也為觀眾和行業帶來一股青春飛揚的海風。

文|霓星

「我們的心態已經進入了求生類的第二個階段,開始想‘我怎麽樣會好一點’。」【這是我的島】第三期節目開篇,少年們在清晨分時又一次成功生起火。「換一個地方,過著不一樣的生活,去嘗試、體驗那裏面的滋味,你就會覺得,還是有很多不同的東西。」吳奇隆說道。

的確,相較於初上島時的緊張和忙亂,少年們如今的闖海生活更多了幾分有序和自在,在新一期播出的節目中,他們還召開了【這是我的島】第一次島民大會,選出宋亞軒作為「一日島主」。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少年們在與自然相處的同時也不斷挑戰自我,書寫出闖海新篇章。播出至今,這檔由優酷出品的全新海島探索成長綜藝,不僅讓觀眾看見了少年們的自我突破,其中凝鑄的成長「團魂」也逐漸得以清晰勾勒。

更進一步地體現,【這是我的島】是2024年第一季度優酷綜藝為觀眾獻上的視覺和情感雙重維度的高能盛宴,也為行業型別綜藝創作提供了更多可能。

呈現海島生存挑戰,

一次次達成自我突破成就

播前近400萬預約,狂攬全網近千熱搜,持續霸榜微博綜藝待播榜TOP1;首期開播後更是熱度不斷,登頂微博綜藝熱播榜、貓眼全網熱度綜藝榜等多個榜單。那麽,這檔綜藝究竟魅力何在?【這是我的島】邀請到時代少年團、蔡國慶、歐豪、侯雯元、楊迪等11位嘉賓,他們組團來到位於海南萬寧神州半島的自然海域,開啟一場滿是青春力量與少年熱血的海島探險。

以「闖海」為主線,這檔節目讓別開生面的海島探險照進現實。而少年們的自我成就與突破,是整個敘事中最打動人的部份。

置身海島荒野,少年們在有限的物資和極富挑戰性的生存條件下,自己搭建庇護所、尋找食物和水源、制造工具和火種。每一項活動都不僅是對他們體能的測試,更是對生存智慧和心理成熟力的考驗。他們不得不學會與風浪共舞,甚至還要面對可能發生的極端天氣甚至不可預見的自然災害。在這一過程中,每一次的成功伐木生火、每一處穩固的庇護所,都是少年們自我突破的證明。透過真實的細節呈現,觀眾不僅見證了少年們的個人成就,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類面對自然挑戰時被無限放大的潛能。

然而,節目並非停留在記錄少年們的「求生過程」,而是將綜藝的環節設定融入其中,讓嘉賓們有空間施展想象力與創造力,也為觀眾呈現紀實性與趣味性兼具的節目內容。例如,第三期節目中加入「秘密任務」線索,三位嘉賓以「導演組的秘密朋友」身份接到任務:如果能在晚飯前完成任務,則能夠提前離島;反之,則留下。為了猜出誰是「百步蛇」「海南大蜥蜴」「光明之神」,少年們開始了海島上新一輪的「生存戰」。最終丁程鑫率先完成「集齊四個營地其他成員物品」這一任務,帶領「秘密朋友」贏得勝利。在這一過程中,少年們的觀察力、判斷力得到充分呼叫,丁程鑫為代表的一隊也展現出過人的心理素質和「生存謀略」。

此外,在美團補給環節,眾人一同玩「孔雀東南飛」遊戲,遊戲勝利者有機會獲得浪花幣,然而面對烤串、炸雞的誘惑,少年們最終還是選擇了用浪花幣來買兩份醫療包。成長悄然發生,本因為真實而好看的節目也增添了另一個維度的吸重力與可看性,在自然海島與節目設定的雙重環境背景下,少年們的挑戰和突破逐一實作。

觸摸青春成長圖景,

「團魂」成表達落腳點

「我們回家了!」

第三期節目一開頭,侯雯元和劉耀文組成的「Wen and Wen隊」回到大本營,侯雯元一邊走路,一邊感慨道:「一個晚上沒回來,突然有點想念我們這個小屋。」人與自然的交手過招固然是節目的看點之一,人與人之間的合作爭先更在節目中生發出奇妙的化學反應。相較於前兩期節目的不熟悉,侯雯元和劉耀文已經開啟了話匣子,兩個人漸漸成為了談天說地的親近好友,還在一起搭起來的吊床上享受著悠閑愜意的時光。

這便是【這是我的島】的魅力所在。在遠離都市喧囂的寧靜海島上,節目為少年們搭建起全新平台,幫助他們探索和開啟更為多元化的社交可能性。而他們的一次次的同心協力也凝鑄成為了一個目標共同努力的「團魂」。為了開啟一顆椰子,他們曾嘗試各種工具,聚在一起想辦法;面對生火這一難題,他們最終成功利用「口香糖電池」,點燃全島的第一束火焰......有觀眾表示,隨著火焰一同點燃的,是少年們作為一個團隊的凝聚力和團隊精神。

新一期節目也印證了這一點。第三期節目中,為了能夠住下全部11個人,少年們在吳奇隆的引導下搭建一處全新的庇護所。尋找搭建房屋所使用的樹幹和芭蕉葉等材料、制作房屋支撐結構的三角支架、纏繞繩子和紮帶用於固定......才剛搭建出房屋雛形,少年們就迫不及待地在這間只屬於他們自己的「小密室」中躺下,11位嘉賓頭靠著頭,溫暖瞬間溢位螢幕。而當他們成功鋪上防雨布,「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團魂在這片海島上燃起拳拳之火,正如蔡國慶所說,「透過這樣一個實體大本營的搭建,大家的凝聚力更強了。」

【這是我的島】所展現的團魂,不僅在於為了同一個生存目標而努力,還落點於人與人之間的彼此關心、互相幫助。除了少年們的自我突破,集體的抱團取暖也是節目亮點所在。節目中有一處動人的細節,當11個人睡在一起時,蔡國慶悄悄地將自己的手墊在宋亞軒的頭下面,為他當枕頭。

在此意義上,【這是我的島】勾勒出11位嘉賓的鮮活群像。少年們無拘無束地與人互動、與世界對話、與自然交手,在這過程中所產生的團魂有著天然的感召力。

傳遞生活本味,

讓青年共鳴持續發生

戶外題材的真實性與探險敘事、綜藝節目的趣味表達,在這些之外,【這是我的島】仍有余味。

首期節目尾聲,少年們圍坐在篝火旁,對著星光璀璨的夜色細數著這次闖海探索中的所思所感,暢聊著恣意奔騰的青春,展望著屬於少年的未來。「之前很多覺得理所應當的事,到了島上都需要親力親為。」「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任何一件事都沒有想象中那麽簡單。」他們說道。在此意義上,【這是我的島】似乎更多了一分「慢下來」的魅力。第三期節目中,丁程鑫說,「大家經常在快節奏的城市中生活,各種壓抑、各種壓力,海島生活會讓我們節奏慢下來,去感受大自然的環境,聽到旁邊的小雞在叫,我覺得很輕松、很愜意、很自在。」

在療愈自我的基礎上,海島生活為少年們提供了在自然中觀照自身的寶貴機會。或許在荒島中遇到的每一處困難都無法在生活中復制,但尋找解法的心境和態度,卻是終生受用的。「我最大的收獲是,每次當我看到庇護所的時候,我都‘哇’的一聲,不敢相信那個是我們一枝一葉自己搭建起來的。」楊迪如是說。只要動手去做,就會收獲屬於自己的滿足感,也會更加珍惜這份眼前的來之不易,這是【這是我的島】教給嘉賓們和螢幕前觀眾的道理。

如何在不確定和艱難的條件下找尋前進的希望與動力,是能夠激起青年共鳴的必修課,更進一步地,節目中也蘊藏著關乎生活樂趣、團隊支持的人生真諦。作為飛行嘉賓加入的吳奇隆因為自己豐富的戶外經驗為節目增色不少,而在離開海島前,他也將自己的「百寶袋」留給了少年們,鼓勵他們繼續在這場海島冒險和心靈之旅中前行。

第三期節目結束時,已經出海離開的三位嘉賓看到少年們正在沙灘上撿拾垃圾,立刻調轉船頭方向,回到島上加入,為保護海島環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或許正是這樣看似微小無聲的舉動,強化著少年們的影響力,也讓節目的正向引導價值走出海島,走進每一位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