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李天佑有多厲害?缺席戰爭六年回來就當上司令,並獲上將稱號

2024-05-07圖片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註 」,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說起李天佑將軍,最先想到的,應該是他有四野名將的稱號。在抗戰早期的平型關戰役、廣陽伏擊戰,以及四平戰役、天津戰役等大型戰役之中,都有李天佑將軍的身影。

除此以外,還能想到,在湘江之戰中,李天佑率殘部三千人,與白崇禧手下的桂系第7軍血戰三天,用血肉之軀拖住敵軍步伐,為軍委縱隊過湘江爭取到了寶貴時間。

在李天佑的戰鬥生涯中,有許多傳奇故事,但是中間有六年的時間,因為身體原因,他輾轉於國內外進行療養,缺席了十分重要的一段戰鬥歷史。

不過,也正因為療養途中的巧合,他與後來的妻子杜啟遠結了緣。

李天佑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才,使得組織上對他如此重視呢?那就要聊聊關於李天佑的生平事跡了。

將才李天佑

1928年,李明瑞帶領著部隊在桂林駐紮,當時李天佑14歲,在革命熱情的驅使之下,報名參軍。

由於在戰場上的出色表現和勤學好問的精神,李天佑被送到了由共產黨人創辦的廣西南寧教導總隊當學兵。

在這裏他深入了解了共產黨人們所要做的事業和肩負的偉大使命,明白只有跟著共產黨才有出路。1929年9月,李明瑞起兵反蔣失敗,李天佑在這個歷史交叉口上,果斷選擇倒向共產黨。

李天佑所在的教導總隊中,大部份人都鬧起了革命,並與當地想要爭取解放的軍備力量一起,擰成一股勢力。這股勢力不斷擴大,這就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的前身。

李天佑在早期的戰鬥中,以打硬仗打狠仗而出名。1933年,李天佑時任第五師第十三團團長。在彭德懷司令員的指示之下,為抗擊敵軍,他帶領部隊進行東征,深入福建,在這裏參加戰鬥。

在入閩作戰中,李天佑率領部隊表現出色,不但在攻克泉上堡和解放朋口的戰鬥中,完美地完成了戰鬥任務,還指揮部隊消滅了號稱鐵軍的國軍十九路軍366團,創造了紅軍一個團殲滅國軍一個主力軍的新戰績。

由於在指揮第十三團時戰績出眾,組織上還專門授予他三等紅星獎章,此後一路升遷至紅五師師長,先後在高虎腦戰鬥、湘江之戰中,都打出了以少勝多的出色戰績,在軍中威望十分高。

抗日戰爭之初,李天佑擔任115師的主力團長,在平型關戰役中,他率領部隊擊斃日軍精銳1000余人,奪取老爺廟,這是平型關戰役勝利的關鍵一步。

後李天佑又率兵去廣陽附近埋伏日軍,在鬥爭中,殲滅日軍千余人,並繳獲了一批戰馬,這在抗戰初期,極大地鼓舞了軍心。

但是,因為一直奮戰在第一線,飲食不規律加上長期的晝夜顛倒沒時間睡覺,他患上了很嚴重的胃病。

在跟著羅榮恒建立晉西南根據地時期,他的胃病越來越嚴重,一天天拖著,不去治療積勞成疾。羅榮恒率領部隊去山東時,終於,李天佑的身體撐不住了,只能先離開隊伍去治療。

1938年五月,李天佑被送往延安就醫,此後又輾轉西安。後在組織安排下,去往蘇聯,治療的同時,也在伏龍芝軍事學院內深造學習。在這裏的學習生涯雖然讓他缺席了抗日戰爭。但是卻為之後他在解放戰爭中指揮大團戰打下了基礎。

緣分早已註定

在蘇聯就醫期間,他結識了陳昌浩,在同一個病房裏朝夕相處,閑聊中,兩人一起大談特談自己的革命理想,產生了諸多共鳴,很快便惺惺相惜。

陳昌浩在偶然間得知李天佑還沒成家的訊息之後,向他推薦了一位姑娘,名叫杜啟遠。陳昌浩向李天佑說了許多關於這位姑娘的事跡,並說,如果他倆成了,簡直就是珠聯璧合,相當般配的一對,許諾回國之後一定要介紹他們認識。

當時李天佑滿心想的都是學習軍事知識,儲備力量,好好治病回國打仗,對於成家一事並沒有放在心上。他聽完也就是笑笑,對陳昌浩說,有機會一定認識。但沒想到,這只是他們緣分的開始。

蘇德戰爭爆發之後,李天佑踏上了回國之路。當時一起回國的還有劉亞樓等。當時正是抗戰最激烈的時候,李天佑一行人本來打算從蒙古跨過邊境線回延安,但是日軍在中蒙邊境線上的防守十分嚴密,根本沒辦法透過。無奈之下,他們只得先在烏蘭巴托落腳,等一個回到延安的時機。

眼看兩年時間過去了,李天佑深知這樣等下去不是辦法,在多方打聽之後,他們有了一條新的路可以走。

日軍在蒙古西南部並沒有設下封鎖線,他們可以繞過這裏,進入寧夏,再回延安。但唯一的問題就是,走這條路就必須經過一片茫茫的戈壁灘,危險系數太大了。

但是再等下去,也不知道還要蹉跎多久,李天佑他們決定,哪怕再危險,也要碰碰運氣,國家正是需要他們的時候。

就這樣,一行人出發了。為了不被人懷疑,他們打扮成蒙古商人,牽上駱駝備好糧草,走上了 這條九死一生之路。

在沙漠裏行走,白天要抵抗高溫,晚上還要與嚴寒作鬥爭,更為煎熬的是,四周都是沙漠,稍微不小心就會走錯路,這無疑是對人心智極大的考驗。

更為兇險的是,在行進到沙漠深處時,李天佑突然發現,裝水的銅壺漏水,裏面的水早已漏光。高溫的天氣,沒有水喝,體力耗盡,每一件事情都想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幾個戰友之間互相打氣,說再走走吧,說不定再走走就看到綠洲了,家人們還在那邊等著我們回去呢。

就在這樣的信念支撐之下,他們繼續向沙漠挺進。

命運總是會眷顧正義之士。就在他們以為自己會活活渴死在沙漠裏時,視線的盡頭突然出現了一口井。

有了水源,他們加油鼓勁,終於走出沙漠。到了寧夏之後,又遇到國軍封鎖黃河,多方輾轉之下,他們最終從西安繞道,歷經千辛萬苦到達延安。

回到組織之後,李天佑受到了組織內部的熱烈歡迎。由於他空檔了國內的革命情況太久,在回來之後,他就開始惡補黨的紅表頭檔與戰爭的最新情況。

在延安期間,李天佑又聽到了杜啟遠的名字,這次是在他的一位老戰友李國華口中聽到的。

李國華提起杜啟遠,言語中相當敬佩,說這也是位奇女子。

由於祖輩上都是文化人,因此家裏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杜啟遠自小便有機會讀書。長大之後,她考入了開封醫學院上大學,在這裏她接觸到了新思想,萌發出了革命的念頭,在加入共產黨之後,更是一直為組織做貢獻,在認識李天佑之前,她從未考慮過自己的終身大事。

李天佑與杜啟遠第一次見面,是在一次中央舉辦的舞會之上。那時李天佑知道杜啟遠為人,但杜啟遠並不認識李天佑。

李天佑在暗中觀察了杜啟遠良久,越看越覺得這位女子談吐大方,氣度不凡。出於好感,他便在舞曲響起之時起身邀請杜啟遠跳舞。

從軍多年,李天佑自然也是器宇軒昂,相當有男子氣概。杜啟遠一看便覺得這一定是位有教養,有內涵的男士,倆人就這樣攜手走進舞池。

在跳舞的過程中,他倆進行了簡單的交談。交談中,李天佑一下子就被她吸引住了,而杜啟遠也在談話中,感覺到了李天佑對於女性的尊重,對他十分有好感。

舞會結束後沒幾天,李國華便帶著李天佑正式去見杜啟遠。這是他倆第一次正式見面,在這場見面中,杜啟遠知道了李天佑原來是一位將軍,也知道了原來李天佑早就聽過她的名字,倆人交談甚歡。

雙方互相有好感,之後的感情交流十分順利地進行著,很快就到了面見家長的環節。

帶兵打仗都絲毫不慌亂的李天佑,這下卻是亂了陣腳。從著裝打扮,到見面的寒暄,李天佑在心裏演練了不下十遍。就在他帶著厚禮登門未來嶽父家之時,不料,還沒等女兒介紹完李天佑,對面的 老兩口就驚喜出聲,「小夥子,原來是你啊!快進來快進來!」

面對這一情況,杜啟遠和李天佑都有點不知所措,直到杜啟遠的父親出聲講述,李天佑才恍然大悟。

原來,他們的緣分早在李天佑西安靜養是就開始了。當時李天佑在西安的八路軍辦事處,組織上照顧他的身體狀況,便給他特批了最好的一間房。

杜啟遠的父母當時路西安想要借宿,但是房屋緊張,無法給他們安排出一間房來。李天佑在得知了這個情況之後,便主動邀請老兩口來自己的房間住,而自己卻拖著病重的身體打地鋪。

他這一行為讓老兩口十分欣賞,眼下看到,原來自己女兒找到的是一位如此優秀的將軍,哪還有什麽不放心的。

這二人很快便成婚了,婚後他倆育有四子,生活十分幸福。

紅色底色與生命的主旋律

李天佑與杜啟遠成婚不久之後,李天佑重新回到部隊當中。但由於他在外的7年,李天佑手下並沒有自己的軍隊,在部隊當中的職務也是參謀長、司令員等,相當於一個固守後方的角色。

一個能打硬仗能打狠仗的將軍,卻因為種種原因,並沒有太多上戰場的機會,直到1947年,李天佑代替萬毅成為東北民主聯軍一縱的司令員之後,才又一次回到了前線作戰中。

他被調到一縱做司令員後,運用自己在蘇聯學來的知識,以及自己的經驗,在一縱隊內積極練兵,狠抓部隊的戰略戰術訓練,教部隊學會大兵團作戰。

他帶領著部隊,運用戰術,在夏季攻勢作戰中,直接拿下國民黨軍第七十軍一部。緊接著又在第四次四平戰役中,運用大規模攻堅戰的方式,大敗敵軍,四平成功解放。

這些就是他在回歸隊伍之後最耀眼的戰績了,在之後的遼沈戰役中,一縱被當做預備隊伍,以備不時之需。在這場大戰中,由於主力隊伍非常給力,因此李天佑所帶領的一縱隊實際上並沒有出戰。

後來的如遼西會戰中,雖然李天佑貢獻良多,但實際上他並不是主角,不是主力軍也不是總指揮。再之後的抗美援朝,他也並未參加,這不得不說是一位大將的遺憾。

基於此,他在開國一眾將軍之中,存在感並不太高。但是在缺席了革命隊伍整整六年的情況之下,他還能獲得上將軍銜,可見他的帶兵能力之強,功績之突出。

試想,如果不是因為病痛,如果當年他沒有離開革命隊伍調養,而是跟著羅榮恒去了山東的話,估計還能有更大的作為,在戰爭史上也能留下更多出彩的戰術與出名的戰役。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在建國之後,李天佑也一直埋頭於工作當中,盡職盡忠。建國之後,李天佑回到家鄉,在生養自己的土地上繼續發光發熱,作為廣西軍區司令員,他肅清廣西地區的反叛勢力,為新中國的和平與安定又獻出自己的力量。

據他的妻子杜啟遠回憶。晚年的李天佑,盡管身體狀態已經十分差了,但還是堅持伏案工作,堅持為新中國熬幹自己的最後一滴燈油。

1970年,李天佑終因病痛的折磨,與世長辭,享年56歲。

在同期的將士中,李天佑是最早逝世的那一批,沒有參加後續改革工作,也沒有留下自己的回憶錄,有關他的事跡,我們只能透過翻閱歷史書的方式,在蛛絲馬跡中拼湊出一位開國將士的完整面貌。紅色與革命永遠是他人生的主旋律,為人民服務是他一生中做得最出彩的功績。